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航协航空大会上,中国商飞宣布国产大型客机C919顺利完成取证并已投入运营,其累计飞行时间突破1000小时。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大飞机研制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国产飞机的商业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中国商飞还透露,另一款重要机型ARJ21已交付116架,累计载客量超过960万人次。这款支线客机凭借先进的设计、稳定的性能以及良好的市场适应性,赢得了广泛认可,成为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中坚力量。
大会上,中国商飞还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新型远程宽体客机C929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这款飞机是我国大型客机领域的又一重要尝试,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向更高技术水平迈进。C929的研制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也预示着中国将在全球航空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C919的成功背后,遥测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功不可没。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高级工程师易小谦,作为ARJ21和C919遥测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与负责人之一,为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遥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飞机的姿态、速度、位置等关键飞行参数,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高效传输到地面站或控制中心。
易小谦表示,C919的研发与测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C929的遥测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在C919项目中,团队制定了严苛的测试流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各种飞行状态,并在实际飞行测试中收集大量数据以进行性能优化。这些经验为C929的遥测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遥测系统是飞机运行安全的核心,”易小谦强调,“在C929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将继续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遥测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能够满足未来更复杂的飞行需求。”团队计划进一步加强遥测系统的实时监测能力和数据传输精度,为C929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在遥测技术领域,中国正逐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并加大研发投入。然而,与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国际企业在遥测系统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历史和应用经验,技术水平相对成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它们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尽管如此,C919的成功表明,中国在遥测技术领域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作为中国首款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干线客机,C919展现了广阔的市场潜力。而C929的研发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在遥测技术设计与验证方面的优势,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航空产品贡献力量,”易小谦如是说。他和团队的努力,预示着中国大飞机将在全球航空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运营和C929的研发进展,是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通过遥测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商飞不仅推动了国产飞机的商业化进程,也为全球航空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随着C929等项目的逐步推进,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实现更大的突破,为世界航空事业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文/郝辰)
航行中的C919(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