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博
截止到5月31日,我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公布共33批超2400款移动金融手机客户端系统软件(App)实名认证办理备案名册。
厚雪科学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按相关规定,金融业App从软件开发、开发设计、公布、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都需符合规定,办理备案代表了金融业App手机软件合乎安全管理规范的需求,尽管并不是信贷业务方面的信用担保,但办理备案能够清除高仿金融业App,根据备案App将会成为大家挑选金融服务标准之一。”
近些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传统式金融信息服务持续向手机端延展,移动金融App变成金融企业服务项目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其所蕴含的业务范围和订单量日益增加。这还对金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抵制市场乱象,提升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平台管理方法,2019年中央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并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担负移动金融运用客户端实名认证办理备案工作中。2020年,移动金融手机客户端系统软件第一批实名认证办理备案名单出炉。
从早已公布的33批移动金融App办理备案名册机构类型来说,已包含金融机构、收单机构、具有消费信贷、私募基金、商业保险、小额贷组织、金融理财公司等各种类。在其中,金融机构App覆盖范围广,早已包含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银行等。
业内广泛认为,办理备案名册包含多种类组织,符合规定规范标准,也为下一步办理备案组织提供借鉴。
易观分析金融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现阶段移动金融App治理工作已获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各种移动金融App的规范化管理迈进正规,整顿推动妥当有序开展,既可以完善信贷业务的互联网化管理方法,也可以为下一步金融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奠定坚实基础。”
但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金融业App报备制度能非常合理的保证移动金融的网络安全问题,能否通过办理备案,将会成为大家挑选金融服务标准之一。
博通资询金融业杰出研究者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将来办理备案组织不断扩面是大势所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与违反规定数据采集等整治是十分长久的全过程,因此需要从源头上搞好源头的管理方法,办理备案一定层面上具有管教‘底线’的功效。与此同时,移动金融App的备案管理和风险治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长时间工作。预估我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还将继续强化措施,加强互联网金融在办理备案工作中中的运用,提高市场整体安全标准,不断完善移动金融App行业监管管理方法常态化。”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