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银妍
近年来,监管机构继续推动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不断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结构。《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围绕投资方改革等重点领域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增加股权资产配置,为各类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创造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风应该是长期的。在行业专家看来,机构投资者比例的持续增长是《纽约时报》的趋势,加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是机构实现长期稳定回报和长期发展的关键。未来,随着各类资产管理机构股权投资能力的提高,资本市场生态将进一步优化,在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者回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为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是监管部门不断推进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公开发行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发行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为养老金进入市场开辟了渠道;召开机构研讨会,鼓励银行金融管理、保险资本和信托基金进行股权投资和长期评估。
同时,以注册制度改革为契机,监管部门为中长期基金进入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制度效益。例如,新修订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提高了中长期基金优先配售比例,提高了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有效性,有效支持更多中长期基金参与注册制度改革。
此外,正在实施倡导长期投资文化的措施。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协会最近发布的《公共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基金管理人应倡导专业精神,忠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坚持价值投资,实践长期理念。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最近在陆家嘴BBS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大力发展股权基金,促进公共基金行业“总改善、结构优化”,支持证券基金期货私募股权管理产品稳步发展,指导私募股权证券投资基金标准化、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各种中长期基金增加股权资产配置,为各类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创造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专业机构投资者
持股比例不断上升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实施,包括公私募股权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银行金融管理、保险基金等专业机构的投资正在增长。
根据华西证券的统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头寸在流通市值中的比例已从2017年初的15.8%提高到25.26%左右。在专业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7.99%。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确认为,在a股投资者结构不断改善后,投资者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可能更加理性,预计整体市场波动水平将趋同。同时,随着机构投资者话语权的逐步提高,投资者挖掘高质量目标的整体能力有望提高,高质量公司被明显低估的现象可能会减少。此外,a股从“散户市场”向“机构市场”转变后,市场定价能力有望提高,这将提高a股对海外公司和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募基金产品总数超过1万件,总管理规模达到26.03万亿元。与2012年底的1174件和2.8万亿元相比,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飞跃。
“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的财务管理概念逐渐改变,倾向于交给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行业专家表示,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稳步增长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定价的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市场波动,挖掘市场价值。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开放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积极拓展在中国的业务。数据显示,自2014年沪港通与2016年深港通开通以来,外资持有的a股市值从2014年第二季度的0.34万亿元上升到2023年第一季度末的3.49万亿元,近十年增长了9倍。
促进市场风格
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转变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比例的增加是大势所趋,将推动市场风格向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转变。
建信基金总裁张俊红认为,在综合注册制度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许多上市公司来自科技前沿领域,业务模式相对新颖,对投资者的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投资者的优势更加突出,长期投资将成为主流,这将推动公司股价回归企业的中长期基本面。
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认为,公募基金只有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才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安全稳定的融资环境。
这也对机构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适者生存市场生态逐渐形成,缺乏专业能力投资者利润可能性下降,投资价值发现更深入,投资决策更专业,风险定价更合理的专业机构将迎来“发展之春”。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大众商报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