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2版)
网上投资者申购新股中标后,应按照《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彩票中标结果公告》(以下简称《网上彩票中标结果公告》)履行资金交付义务,确保其资金账户于2023年6月26日(T+日终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不足部分视为放弃认购,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者的资金转移应当遵守投资者所在证券公司的有关规定。
保荐人(主承销商)包销网下和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的股份。
8、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人和保荐人(主承销商)将暂停新股发行,并披露暂停发行的原因和后续安排。
9、提供有效报价的线下投资者未参与认购或者未足额认购或者取得初步配售的线下投资者未及时足额支付认购款的,视为违约,并承担违约责任。发起人(主承销商)将违约情况报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在证券交易所各市场板块相关项目中,线下投资者或其管理的配售对象合并计算违规次数。配售对象被列入限制名单期间,配售对象不得参与证券交易所各市场板块相关项目的线下查询和配售业务。在限制名单期间,线下投资者管理的配售对象不得参与证券交易所各市场板块相关项目的线下查询和配售业务。
网上投资者连续12个月累计三次未全额支付,自结算参与者最后一次放弃认购之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包括第二天)不得参与新股、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网上认购。根据投资者实际放弃认购新股、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次数,计算放弃认购的次数。
10、发行人和保荐人(主承销商)郑重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合理投资,2023年6月19日仔细阅读(T-1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披露、经济参考网(www.jjckb.cn)和金融时报(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上述《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充分了解市场风险,认真参与新股发行。
估值及投资风险提示
1、本次发行价格为39.78元/股,请投资者根据以下情况判断本次发行定价的合理性。
(1)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南》(2012年修订),豪恩汽电所属行业为“C39 截至2023年6月14日,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T-4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已发布C39 近一个月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4.26倍,请参考投资者的决策。
截至2023年6月14日(T-4日)与发行人类似的a股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的估值水平如下:
■
截至2023年6月14日,数据来源:Wind信息(T-4日)(GMT+8)
注1:如果尾数有差异,市盈率计算是四舍五入造成的;
注2: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EPS=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母净利润/T-4日总股本;
注3:均胜电子和路畅科技的市盈率为异常值,因此上述数据未纳入市盈率平均值的计算范围。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的摊薄后,发行价格为39.78元/股的发行人市盈率为42.70倍,高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23年6月14日(T-4)上个月发布的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低于2022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扣除后的静态市盈率,未来发行人股价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发行人和发起人(主承销商)要求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仔细研究和判断发行定价的合理性,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与同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优势
①同步设计开发能力强
发行人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发行人拥有专业的项目前期开发团队,可以根据客户的早期需求与客户同步开发汽车电子产品,为客户提供早期的技术支持。发行人与客户同时进行设计开发,不仅可以帮助客户节省设计开发成本,还可以有效避免早期设计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冲突,确保新产品订单的转型效率和合作效率,有效提高客户粘性。同步设计和开发能力是汽车制造商评估供应商实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发行人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软件作权65项,国内专利204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08项,外观设计专利73项。
②高标准的软件开发系统
发行人一直高度重视软件开发能力、软件质量和软件研发投资的提高,根据行业先进的开发体系标准,建立了高标准的软件开发体系,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2015年,发行人通过CMMI Level 3(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认证;于2019、2020年,德国大众ASPICE两次通过(Automotive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city Determination)准入审核;2021年,通过ASPICE发行人的福特项目 CL2级认证。高标准的软件开发系统有效地保证了发行人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使公司软件开发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③覆盖产品的全面模拟设计能力
公司具有热学仿真、机械仿真、光学场景仿真、模流仿真、三维公差分析、超声振动态仿真等综合仿真设计能力,这种模拟设计能力可以在实际产品生产前大规模测试不同的设计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采用优化的热结构优化和材料选择、优化的机械结构强度方案、优化的模具设计和成型参数、准确的结构和尺寸设计、高雷达反馈和成像效果方案。
目前,公司在图像质量优化、相机校准、目标检测、视觉行为分析、视觉测量、视觉定位导航、多传感器集成等核心技术方向上实现了独立研发,相关性能指标在开源数据库框架测试和实际车载场景应用中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全景集成停车系统可以满足国内一线汽车制造商在开放环境测试中的性能要求。基于多传感器集成的独立定位导航系统可以在弱纹理、光变化等极端场景下实现精确定位,场景识别成功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未来,随着视觉传感分辨率的提高和域控制器计算能力的提高,公司将实现更高精度的3D目标检测、远程小目标识别等,将视觉传感技术和多传感器集成技术从低速停车场延伸到更开放、更快的驾驶场景。
④领先的测试验证能力
该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测试实验室,2017年获得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资格评估(CNAS)实验室认可证(注册号:CNASL10193)已获得大众、吉利、长城、比亚迪、通用五菱、东风小康等客户的“供应商实验室/资质认可证书”。公司实验室可从事环境可靠性试验,包括高/低温试验、恒温恒湿/温湿度交变/温湿度循环试验、温度冲击试验、盐雾试验、防水/防尘试验、车辆气候模拟试验;可从事正弦扫频振动试验、共振点搜索与定频耐久试验、随机振动试验、三综合温湿度振动试验等机械可靠性试验;可从事反向电压/过压试验、供电电压缓降/缓升/瞬时下降/突然下降复位试验等电气性能试验,并且可以从事EMC(ESD、BCI、ISO7637、CE等。)实验。公司实验室具有全面的实验能力,配备了更先进的实验设备,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产品验证和测试能力,为确保公司交付的产品能够满足各方面,优于客户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⑤产品研发优势
随着公司产品检测精度、传输速率、稳定性、信号处理分析能力和兼容性的提高,各类产品不再是独立产品,通过多项核心技术的创新整合,公司可以将12个雷达、4个全景摄像头和1个ECU单元组合成APS(自动停车系统),实现自动停车等基本自动驾驶功能,APS系统已大规模生产和交付。
公司开发的车载智能舱内监控系统(VIMS)疲劳驾驶监控功能和舱内智能识别功能由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组成。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技术和人工智能嵌入式优化技术,通过数据干扰和3D人脸模型自动生成工具,加强算法培训优化,有效提高识别率、准确性等性能指标,适应更复杂的场景,适用性强、可维护性高、识别率高、资源成本低,已成功应用于疲劳驾驶监控、分心监控、危险驾驶监控、智能交互等功能,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个人体验,成功搭载量产。
与超声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视野更广、穿透雾、烟雾、灰尘能力更强、精度更高的优点,是汽车雷达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公司已独立开发毫米波雷达产品,并实现了下游客户的大规模生产和供应。本产品可实现基于毫米波雷达的BSD(盲点监控系统)、DOW(开门提醒)、RCTA(后横向倒车预警)、RCW(后方碰撞预警)、LCA(变道辅助预警)等功能。
电子后视镜(CMS,camera-monitor system)是基于摄像头和显示器的产品组合,增强驾驶员对车辆周围和侧后的视觉感知。作为间接视觉设备领域的颠覆性产品,它使用摄像头收集传统后视镜视野中的路况,显示在车内监视器上。与传统后视镜相比,不仅能有效拓展驾驶员视野,提高恶劣环境下的后视效果,避免视觉盲区,还能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增加车辆造型设计的未来感。对于新兴产品电子后视镜,发行人在早期阶段做了大量的项目预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并获得了国内一些一线汽车厂的指定项目。与本产品相关的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GB 15084(机动车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及安装要求)已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并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发行人也是本标准的支持单位之一。
二是国内外知名客户资源优势
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雄厚的财务实力,并掌握了主要的汽车电子产业链。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电子安全有很高的要求,该行业拥有TS16969、ISO26262、AECQ100等认证标准,认证周期长,供应商进入汽车厂配套系统平均需要2-3年的认证周期,一旦通过汽车厂供应商资格认证,双方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供销关系不会轻易改变。以上原因导致汽车电子行业供应链壁垒高,普通供应商难以进入行业和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
经过长期的行业深度培育和沉淀,发行人已进入国内外众多汽车厂商的供应体系,与日产、大众、PSA全球、吉利、福特、铃木、现代起亚等国内外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发行人在汽车行业和供应链体系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下转14版)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