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第十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作为军队和军工行业应用主力军、中国信息安全领域龙头企业的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信源”)受邀参展,集中展出多款核心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创新成果备受各界瞩目。
“终端安全基因”贯穿企业文化
打造军工通信安全利器“信源密信”
从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到近期引发全球热议的印巴战争,信息战和通信技术对抗成为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情报的泄露、通信的中断都可能成为致命弱点。在这些国际冲突的背后,一个共同的需求凸显出来——对高度安全且稳定的通信系统的迫切需求。
北信源主打的信源密信正是这样一款能够满足军事通信需求的战略产品。该产品作为全军自主办公统一即时通信软件,拥有完整的安全资质,具有自主研发、安全保密、统一管理、全生态应用等诸多优点。
在展会现场,北信源董事长助理兼行业拓展部总经理李晓宇重点介绍了信源密信81版,这是给军队量身打造的一款产品。目前该产品已全面推广到全军各个使用场景中,如军队指挥作战场景、B带宽卫星指挥作战场景、舰载通信场景、云边端协同作战场景、载人航天物资管控以及众多的办公场景等。
李晓宇详细阐述了信源密信在各领域装机量稳步上升的深层次原因。他表示北信源在代码和内容监控上有着非常完善的自身质量管理体系,高频率对自身的代码进行监控和扫描。此外,北信源也是国内漏洞安全和境外对抗漏洞挖掘的重要支撑企业。其具备的强大的漏洞挖掘能力,使得北信源会对自身软件进行相关防护和验证,为信源密信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说技术上的过硬实力是信源密信获得广泛应用的底气,那么终端安全基因则是北信源的灵魂和企业文化。
据李晓宇介绍,北信源创始人、董事长林皓出身军工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与终端安全一直扎根在他的整个创业过程和公司的经营状态中。创始人的军工底色定义了企业DNA,并始终带领团队从代码底层构建安全防线,为军工科技领域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信源密信不仅仅是技术中心软件,也是协同办公平台及协同开发平台,它能够提供标准的SDK接口和DDL接口,实现“人-系统-装备”的高效联动,切实解决军工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沟通难、协同难、组会难的多重难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通过跨网互联技术,信源密信有效解决了原先各单位只能内部沟通而无法全军便利互联互通的问题,使全军通联变得稳定安全且更加便利和快捷。
通过信源密信,军队能够更高效地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为军队和军工行业安全贡献扎实的力量。
AI赋能:打造推动军队决策与协同智能化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当下,北信源科技创新脚步不停,正以“信源密信+AI”为核心战略,构建起覆盖高安全通信、智能应用场景与全球化市场的全新版图。
“信源密信安全AI基座”是北信源自主研发,高安全、多模态融合的AI集成平台,集成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为用户业务系统提供私有化、安全的AI服务。该AI基座具有动态加密与数据主权保障、多模态AI融合等技术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信源密信安全AI基座还具备开放生态接口,在提供统一标准化接口的情况下,可降低第三方应用的AI接入门槛。
当下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正在重塑战争形态,军事智能化已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核心领域。可圈可点的是,“信源密信安全AI基座”在军事智能化领域同样实现了多场景深度融合,为军队作战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信源密信的广泛使用,其低端代码开发平台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基于百余个使用单位为信源密信提出的更为个性化的使用场景需求,借助需求功能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北信源围绕信源密信衍生出几十款军事应用,并成功服务于各个地方部队和各个军委总部机关,满足了他们的办公、指挥、训练等众多复杂的需求,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李晓宇说道。
在军事智能化应用方面,北信源推出了“军事园区立体防控系统”——针对现代军事园区安全管理需求设计的智能化安防解决方案,被誉为军事园区安管“智慧大脑”。从李晓宇的介绍中得知,这是一整套基于信源密信对人、车、物、武器、低慢小等设备进行授权管理的防护体系。
具体来看,军事园区立体防控系统可分为安全防护体系、安防中台管理体系、物联网平台管理体系和数字孪生展现,以及跨网安全数据交互等。其能够将办公网和安防网符合安全管理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方便参观者理解,李晓宇以部分高端管理设备举例,如太赫兹人体成像检测设备专门越用来防护人体炸弹;智能X光物品检测设备则用来防护夹带非法产品。而人脸识别检测闸机和毫米波人体成像检测设备现在在机场等地已经通用。经过上述这些设备的层层防护,可有效确保军事园区出入人员的轨迹以及人员授权的安全性。
在北信源的T010展位,引起公众关注的拳头产品不胜枚举,如“作战数据防泄漏体系”,该体系融合数据安全泄露防护、网络流量监控、API审计、数据库审计脱敏等系统。构建以身份为入口、数据为核心、权限为边界、行为为监测对象、策略为管控手段的五维联动防御模型。
据李晓宇介绍,该体系可追踪何人在何时接触到作战数据,并能判断数据接触程度等。“一旦泄露到外网如何溯源、由哪个人利用什么手段,借由哪台机器泄露都可以通过这套体系进行防护和抓取。”此外,“作战数据防泄漏体系”的日常态势,如使用频率、使用人群都可以全景展现在大屏上,为数据防护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支撑。
“无人机视频采集系统”作为一款轻量级APP,以自主研发的信源密信为核心通信底座,可集成至信源密信工作台,实时接收无人机传输画面。同时支持对多个无人机的监控,支持多路画面显示。该系统可对接无人机指挥管理系统并将无人机的各项数据汇至信源密信数据中台,便于集中统一管理。
“无人机视频采集系统”以“自主可控+全链路安全”为核心,打造立体化作战支持体系。采用先进的图像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支持超高清分辨率成像,能够捕捉细腻入微的图像细节,为军事侦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资料。这种高效的通信与侦察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军队在复杂环境下的作战效能,成为智能化作战的重要支撑。
“云-边-端”协同和“去中心化”技术通信系统是专为军队作战进行使用。若战时一旦服务器管理端被打掉后,作战人员可以就近自动进入下一个管理端进行作战指令发布和执行。该系统在一线部队具有广泛使用。北信源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科技突破,打造了一款去中心化的即时通讯,下一步将在军方作战场景中进行广泛推广阶段。
北信源的军用密信产品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国产替代与智能化创新,更在于其将安全能力转化为作战效能的实践路径。
“科学家式”钉子人精神:以用户口碑引领广阔市场前景
在商业世界长河里,企业若想真正穿越周期赢得长期价值,往往需要两种力量的结合:一是如科学家般对技术的极致专注,二是如钉子般深扎用户需求的定力。北信源正是将这两种特质融为一体的典范——以“科学家式”的严谨创新为矛,以“钉子人”般的深耕精神为盾,在信息安全领域开辟了一条“技术驱动口碑,口碑反哺市场”的独特路径。
李晓宇表示,北信源的“科学家式”基因始于创始人林皓的军工科研背景,更根植于企业近30年的技术积淀。这种精神并非停留在口号,在不断夯实自身信息安全领域地位的同时,北信源始终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痛点,不断研发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基于我们的战略产品信源密信继续去开创,比如无人机的管控指挥作战、全量的安全数据防护体系建设等在军队进行推广,给更多的军队和解放军的战士提供服务。”
如果说科学家精神解决了“技术从哪里来”,那么钉子人精神则回答了“价值到哪里去”。北信源深谙一个道理:在军事领域用户不会为概念买单,只会为真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付费。而真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一个企业对投入研发的力度上。北信源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确保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身为公司董事长,林皓始终带头在科研第一线坚持科技创新,且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30%以上。在资金与人员上的舍得也让北信源在用户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未来公司的高端科研人员仍会不断增加,研发力度还要加大。“后续要让我们的科技人员不断去涉猎国内还有国际顶端的一些使用场景和科学技术。”
据悉,仅在军工信息安全系统的应用上,北信源每年可达上亿元销售额。而且目前公司的用户群体正在爆发式增长,后续信源密信还会配合很多军事项目或政府大型项目,其市场前景不可量化。
以技术密度创造代差优势、以口碑密度构建生态壁垒、以价值密度重塑产业逻辑。北信源的成长逻辑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长期主义”的实践——用科学家的眼光选择难而正确的路,用“钉子人”的韧性将路走成坦途。当行业沉迷于追逐风口时,它选择深挖技术护城河;当市场热衷于营销炒作时,它选择让用户口碑自然生长。
用户心中的丰碑,才是企业最稳固的基石。北信源始终践行着这个最朴素的商业真理,并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