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思文
近年来,证券基金参加上市公司定增的激情继续升温。
新闻记者依据东方财富网Choice数据调查,截止到6月12日,近年来一共有47家基金管理公司参加定向增发项目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参加定向增发投入的42家基金管理公司增强了5家。从申购总金额来说,47家基金管理公司总计申购规模超过448亿人民币,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87亿人民币,同比增速做到56%。
多名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定增市场压力比较大的时间或已过去,在今年的证券基金在挑选定增项目时要密切关注“边际贡献率”和“相对性平衡”两个要素。此外,全面推行股票注册制将会对定增市场带来更多新项目提供和挑选室内空间,证券基金需不断强化定向增发投入的对策产品研发能力和组合投资管理水平。
财通基金位居第一
具体而言,近年来参加定向增发投入的47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一共有10家基金公司的申购规模达到10亿人民币。在其中,财通基金一共参加了89次上市公司定增新项目,申购总规模超过118.16亿人民币,数量及经营规模均位居第一;其次诺德基金,近年来共参加了87次上市公司定增新项目,申购总规模超过111.86亿人民币。这几家基金公司的申购总金额名列前茅。
广发基金、国寿安保、易方达基金、金鹰基金、南方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和睿远基金位居第二梯队,在今年的参加定增项目的申购总金额分别达到35.19亿人民币、26.19亿人民币、12.84亿人民币、12.2亿人民币、12.19亿人民币、11.9亿人民币、11.6亿元和10.7亿人民币。以上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参加定增项目的申购总规模超过362.8亿人民币,在近年来股票基金参加定向增发投入的总数量448亿人民币中占比达到80%,达到80.9%。
值得一提的是,在定增项目申购经营规模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出现了许多大中小型基金管理公司,但这些基金公司的定向增发业务流程一直是企业特点业务流程,如财通基金是进军定增市场比较早、业务流程规模大的投资者之一,自2013年参加首单定向增发起,商品持续迭代,经营规模不断领跑,被社会称为“定向增发王”。
密切关注两个要素
事实上,2022年定增市场度过比较艰苦的一年。北京市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上年定增市场的供应降低显著,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有所下降,销售市场承受压力也非常大,在定向增发折扣优惠水准下滑趋势下,折扣优惠盈利也有所下降。
“但是我们觉得在今年的定增市场压力比较大的时间或已过去,从与定向增发标底总市值比较亲近的中证1000公司估值PE水准等多种因素来说,定向增发仍然是长期性值得期待的投资产品。”以上私募基金经理称。
针对2023年证券基金参加定增项目的投资思路,财通基金的私募基金经理曹云龙对记者表示:“分析定增市场必须从项目提供、销售市场承受压力、发售折扣优惠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对于我们来说证券基金必须务求在2023年定增市场寻找‘边际贡献率’和‘相对性平衡’,密切关注这两个要素并通过对行业股票基本面、估值水平、标底提供、投资建议等多个方面的顺藤摸瓜,整理定增市场的持续投资思路。”
“落实到定向增发标底的选择上,今年可以从股票基本面、行业景气周期时间、折扣优惠水准、估值水平等多个维度评定定向增发标底的边际贡献率,并且从领域、股票、设计风格等多个维度上维持相对性平衡的配备。”曹云龙表明。
对定向增发项目投资明确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A股定增市场来讲,在今年的最大的收获便是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公募基金参加定增市场的投资思路也会跟着面临转变与挑战。
财通基金的私募基金经理胡凯源表明,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会对定增市场带来更多新项目提供和挑选室内空间,并且对定向增发投入的对策产品研发能力和组合投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伴随着定向增发标底数量及经营规模扩充,当场内资金提供比较稳定时,从市场供求关系视角可预知的,定向增发的折扣优惠优点很有可能更加突出,定向增发对策也将具备长线投资意义。二是,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产生方便快捷、高效率再融资方式,定增市场的人气有望持续提高。新项目提供增加,折扣优惠未来可期,定向增发投资建议的开发迭代更新或值得一看,导向定向增发折扣优惠的定向增发量化对冲策略,很有可能也将迎来比较好的配备周期时间。
九泰基金董事长助理刘开运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定向增发是一种起伏比较小,周期时间很长的项目投资。由于比较长的投资期限,定向增发项目投资更加重视股票基本面,大家严格按照积极管理模式做定向增发项目投资。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以后市场市场供给将显著扩展,能够投入的标底都将愈来愈多,投资者务必擦亮眼睛,这会对基金公司的深层投研能力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大众商报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