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回归正轨,经过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的文旅产业也正在逐步复苏。可就当阴霾散去之际,一家拥有私人海滩的五星级酒店却进入了破产程序,且“迷雾”重重。
5月6日,青岛市某法院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竞争选任青岛海景(国际)大酒店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人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该法院已于2023年4月6日裁定受理山东世界贸易中心(以下简称“山东世贸”)对青岛海景(国际)大酒店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海景”)的破产清算申请。
这意味着青岛海景正式进入了破产程序,而其拥有的青岛鲁商凯悦酒店曾成功接待过贵宾级人物。
然而,这一此前风光无限的青岛黄金海岸线新地标,究竟是如何走到了破产境地?其破产的背后谁又是最终的受益者呢?
在申请破产中拿到银行贷款
上述公告显示,青岛海景成立于1992年,股东为山东方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方辰”)、山东世贸和澳门德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门德霖”)分别持有36.12%、43.88%和20%的股权。
财务方面,截至2023年2月28日,青岛海景的资产总计为12.28亿元,负债合计16.25亿元,其资产金额明显小于负债金额。但就是这样一家资不抵债的企业,不仅能够拿到银行贷款,而且还可以对这份“惊喜”毫不在意。
据悉,今年2月16日,山东世贸以青岛海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上述法院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但时隔一个月后,青岛海景于3月17日拿到了某银行发放的一笔5000万元贷款。
对于在申请破产清算过程的企业能否获得银行贷款的问题,某国有大行对公业务人员表示,银行对于企业贷款一直都有严格把控,不仅在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净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上有明确红线,而且不管贷款金额大小都要贷审会投票通过才能发放贷款。此外,该业务人员还强调:“一般银行出于风控考虑,几乎不可能向处于濒临破产的企业发放贷款,除非有担保能力较强的企业或足值且变现能力较好的抵押物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虽然银行贷款对于即将破产的企业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但青岛海景却表现的云淡风轻,将其拱手相让。具体来看,这笔“破格”获取的5000万元贷款仅在青岛海景的账户中停留了3天,便被原封不动的转账给了鲁商物产有限公司,而该公司为鲁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无人接盘的五星级酒店
青岛海景在进入破产程序前,其股东似乎已有所察觉,欲将其转让。据泰山财经此前报道,山东世贸曾于2020年先后三次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转让青岛海景43.88%股份,底价3.85亿元。但均以到期撤牌收场。
图片来源:山东产权交易中心
从上述报道中获悉,山东方辰(现更名为山东鸿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山东世贸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后者通过直接、间接等方式共持有青岛海景80%股权。不仅如此,更应值得关注的是,据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给出的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青岛海景资产总计24.31亿元,负债总计15.53亿元,净资产8.78亿元。而从山东省国资委在2022年11月下发的“关于青岛海景80%国有产权非公开协议转让有关事宜的批复”获悉,山东世贸与山东方辰分别持有青岛海景的股权被定价为1.54亿元和1.26亿元,由此推算当时青岛海景的净资产为3.5亿元。
图片来源:山东产权交易中心
但对比近日法院发布的公告内容,青岛海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资产从24.31亿元降至12.28亿元,缩水近50%,而债务仅是略有增加,净资产则亏损3.97亿元。
资产评估专家表示,酒店地产等资产一般不会快速贬值,而随着每年基准地价的上调,土地使用权还应有所增值。
在总资产快速缩水,银行贷款不为己用等因素下,青岛海景进入了破产程序,而管理人的不适格又为其破产程序的公正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恐怕它的破产清债之路难以一帆风顺,要“破雾”前行。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