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温情、520的浪漫,在5月交织成一幅关于爱与责任的画卷。鲜花与礼物留存的只是感动的刹那,能穿越时光、陪伴一生的爱意守护,该以何种方式落地生根?泰康人寿以“泰盈人生年金保险产品计划”(以下简称“泰盈人生”)为载体,实现“教育金+养老社区”双核驱动,将抽象的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保障,让财富传承与品质生活在家庭中代际传承。
以“终身”现金流为笔,书写跨越生命周期的爱之承诺
长寿时代下,百岁人生成为可能。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如何保障每个阶段都能以充足底气支撑起品质生活?“泰盈人生”以“确定给付+红利增值+万能账户复利+政策税优”四重架构,为泰康客户构建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保障。
用确定性现金流,覆盖家庭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泰盈人生”涵盖生存保险金、养老金确定性保障,“终身”给付不中断。六大特点让保障无忧。
增值加速,生存总利益(现金价值+万能账户价值+当年末生存金)超总保费时间更快;养老前置,养老金领取年龄最早可至60岁,精准对接退休时点惠及高龄客户;灵活领取,可一次性领取,也可选在60、70或80岁领取;交费期多种选择,税收优惠,提供趸交或3~30年交共计29种交费期,且交费期适用个人养老金,匹配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需符合监管规定条件);两大可选,代际传承,子女配置可选教育金、成家立业金,成人可选祝寿金,规划性能凸显;高额保证,长者“无忧”,新增B款主险保证领取总额不低于总保费,合同约定范围内确保本金安全,为高龄人群提供养老保障方案。
以双重增长引擎,平衡通胀与利率下行压力。该计划主险为《泰康泰盈人生A款/B款年金保险(分红型)》,分红险属性赋予红利增值空间,可分享泰康分红险业务经营盈余(分红为非保证利益)。客户还可选择搭配万能账户复利增值,让资金“滚雪球”,双重增值助力财富穿越经济周期。
“泰盈人生”支持给孩子存、给自己存、给长辈存三大场景,通过万能账户复利增值及分红机制,让积累周期更长,实现财富跨代增值。
“教育金+养老社区”双核驱动,打造家庭财富传承闭环
“泰盈人生”可对接幸福有约产品体系。通过年金保险与养老社区入住确认函组合的模式,可以锁定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入住权益,同时享有保险的现金流保障功用。“泰盈人生”突破传统保险功能边界,依托泰康医养实体资源,以“教育金+养老社区”双核驱动,构建家庭财富代际传承的生态链。
作为幸福有约产品体系“长寿有约”重点版本,长寿有约(青少版)520计划成为“教育金+养老社区”创新模式的生动注脚。该计划的被保险人为18岁(含)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幸福有约”养老计划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青少年核心客群,深度挖掘家庭代际规划需求,通过长寿有约(青少版),家长可为孩子提供一份聚焦青少年时期、呵护一生健康及财富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泰盈人生是长寿有约主力对接产品,针对0-13岁的孩子还可选择“可选责任一”来匹配专属教育金(18-21岁)和成家立业金(30岁),0周岁(即出生满一定天数且健康出院的婴儿)即可投保。长寿有约(青少版)520计划满足了父母和孩子对教育金、医疗金、创业金、养老金的需求,为孩子一生幸福保驾护航。
养老资源方面,年交保费5万元(含)及以上、20年(含)及以上(或者标保10万,被保人符合年龄要求),符合保单规定即可为孩子锁定泰康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孩子父母亦有优先入住资格。目前,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布局全国36城43个项目,实现22城25社区连锁运营,入住居民超16000人,为长辈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养老服务,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智慧养老”为特色,满足长辈“社交、运动、美食、文化、健康、财务管理和心灵归属”核心需求,丰富养老新体验,畅享“享老”新生活。
“泰盈人生”以医养融合的周全准备和长期“终身”现金流安排,让长辈享有品质医疗和优质养老权益,让确定的资金支持伴随晚辈成长周期。在五月这个表达爱意的月份里,“泰盈人生”以“终身”现金流作为长期礼物,让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教育阶段延伸至成家立业,让伴侣间的承诺从当下延续至银发时光。
风险提示:
1、具体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等事项以《泰康泰盈人生A款/B款年金保险(分红型)条款》、《泰康添福终身寿险(万能型)》、《泰康瑞赢终身寿险(万能型)》、《泰康尊赢优选终身寿险(万能型)》为准;
2、文中“终身”指的是保险期间至105岁;
3、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业务实际经营成果,保单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有可能为0;
4、生存类保险金及年度分红(如有)进入万能账户后会扣除一定的初始费用并收取保障成本;
5、万能账户最低保证利率以上收益是不确定的,复利是一种计息方式,不代表公司对收益的承诺,以公司实际公布利率为准;万能趸交、追加和转入会收取初始费用;
6、长寿有约青少版对接标准要求:①被保险人年龄为0-18岁(含);②标准保费门槛为5万及以上标保(必须为20年交)、10万及以上标保(各交费年期)。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