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商海奇功建,引领巾帼正气扬。
在时代的浪潮中,有这样一群企业主,他们如英勇的舵手,驾驭着自己的事业之舟,驶向广阔的市场海洋。
“姜味食足”官微特推出“人物访谈”系列专题,深入挖掘默默耕耘、不断创新的匠人故事,当他们与区域公用品牌相遇,一场奇妙的融合与共生之旅便就此开启,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本期嘉宾:泰州市禾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爱红。
朱爱红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
泰州市创业标兵
泰州市禾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泰州市姜堰区,一位女性企业家正用她的智慧和毅力,在生态农业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她就是泰州市禾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朱爱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的创业故事,感受她在绿色农业的道路上如何绽放光彩。
绿色梦想、逐梦启航
2016年,正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涌动之际,朱爱红深信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年收入逾20万元的销售岗位,带着对生态农业的无限憧憬和满腔热情,返回了家乡白米,开启了她作为新时代农业创业者的征程。
迎难而上、矢志不移
创业伊始,朱爱红在故乡白米流转了超过300亩土地,用于种植小麦和水稻,致力于发展传统农业,从播种、施肥、除草到灌溉,她一丝不苟地遵循着农事的每一个步骤,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丰收季节的到来,然而,天意难测,正当麦子成熟之际,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收割延误,加之缺乏烘干设施,麦子开始发芽、霉变,农场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所有的辛勤付出似乎都付诸东流。
面对周围人的质疑——“一个女人也能种地吗?”朱爱红曾感到迷茫,泪水也悄然滑落,但第二年,她带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决心从挫败中重新站起来。她再次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继续种植稻麦,并投入了90多万元新建了烘干设施,在这一过程中,她积极学习农业知识,向种植专家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她不畏酷暑除草、施肥,不惧夜深抢收、播种,田间地头总是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最终,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稻麦两季均获丰收,当年便赚得了60多万元,这不仅是她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更是她自豪感的源泉。
硕果累累、成就斐然
2017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产业振兴是其基础和关键。朱爱红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农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走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因此,她注册成立了泰州市禾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整合约1500亩土地,专注于绿色稻米和设施蔬菜产业,建成了1200亩的绿色稻米示范基地和300亩的设施蔬菜大棚,并与金陵科技、扬州大学、江苏牧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制定了5个关于稻田和果林绿色种养生态平衡性的研发课题,注册了“鳅稻黄”、“养森康”、“堰知绿”等商标,采用“稻鳅共作”的绿色生态种养技术,使粮田每亩提升效益3000元左右,这种生态种植技术获得了泰州市地方标准,并向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
朱爱红也因其在农业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表彰:2019年被评为泰州市创业标兵,荣获泰州市第七届巾帼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202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2021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不安现状,共富兴农
朱爱红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深知生态农业的路还很长。她开发了旅游观光、亲子采摘等农旅项目,让城市居民能够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并通过“直播助农”的销售模式,成功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先后与白米镇孙舍村、昌桥村、白米村开展“村企联建”项目,从种养项目选择,到免费送种苗、饲料、技术,再到产品包销,在朱爱红的一站到底式托管经营下,孙舍、昌桥2个村成功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白米村集体增收60万元以上。
除了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朱爱红还牵线搭桥,做了姜堰五六个村农户的“经纪人”,孙舍村的芦笋、姜茅村的贝贝南瓜、本地散养的鸡鹅鸭、生态大米,全部搭上了朱爱红上海销路的直通车。目前,禾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产品已定点直供上海每日美鲜超市、苏州易高高尔夫俱乐部等,年销售额达到了1200多万元。
品牌融合,共创繁荣
朱爱红深刻理解品牌的重要性,未来她将把“姜味食足”的品牌理念与禾雅生态农业的绿色理念巧妙融合,力图共同打造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产品。通过这种品牌与生态理念的结合,不仅将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认知,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望未来,朱爱红将继续深化品牌建设,扩大生态农业的影响力,为更多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经济的共同繁荣。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大众商报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