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共基金从业者来说,无论是行业蓬勃发展,还是困难,如果遵循业务的基本知识,不是因为诱惑和变形,不是因为压力和摇摆,那么行业的发展就会有更少的起伏,更稳定的力量
◎黄淑慧
美国著名金融史学家彼得·伯恩斯坦写道:“个人投资者财富的变化离不开财富管理行业的结构。”。
公开发行基金无疑是财富管理行业中最具包容性的子行业,其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与个人投资者的重要利益密切相关。最近,产品盈利效果差,投资者经验受损,基金发行低于预期。这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再次考验了公开发行基金从业者的智慧。现在是时候思考和整理行业发展的常识了。
目前公募基金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是因为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投资收益获取难度大幅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金行业在前几年快速发展期间违反常识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其中最有争议的是,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a股市场快速上涨期,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顺应市场、趋势和人性,发行了大量热门基金,导致当时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仍处于亏损状态。
“基金容易做,容易做”几乎是每个从业者都熟悉的黄金句子,但每当牛市到来,行业仍难以完全抑制规模扩张的冲动,然后在市场低迷中遇到投资者信任下降,导致底部布局,不能得到投资者的财务支持。
如何摆脱这种周期性的束缚,是最近广泛讨论的话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也许还是要回归基金管理的常识。
约翰·博格在《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中表示,基金管理应定义为信托责任精神、专业竞争力和自律,以及长期关注。
自国内公开发行基金诞生25年以来,在几次牛市和熊市的变化中,一代又一代的从业者在个人经验中不断思考和总结,留下了许多高度简洁的常识性判断。
例如,华夏基金前负责人范勇宏表示,规模是“管理”的,而不是“销售”的。瑞源基金创始人陈光明表示,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管理欲望的行业。管理客户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欲望,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对于公募基金从业者来说,如果他们遵循类似的基本常识,不因诱惑而变形,不因压力而摇摆,行业的发展就会少一些起伏,多一些稳定的力量。
令人欣慰的是,在当前的发展整顿期,基金行业采取了积极行动,从中长期维度推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无论是降低利率、加强投资教育、投资研究、逆势营销,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资者信心,增强投资者信任。这些能够从根本上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应能力的措施无疑值得鼓励。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