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翔金泰:专注于抗体药物发现技术 努力成为生物制药公司的全产业链运营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在线投资者交流会议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继宽先生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科学官 刘志刚先生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常志远先生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 李春生先生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刘力文先生
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董事、发起人代表 王永杰先生
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主任、保荐人代表 刘 丹先生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主要产品有哪些?
单继宽:公司是一家以抗体药物发现技术为驱动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拥有从抗体分子发现、工艺开发和质量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到产业化实施的抗体药物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正在研究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的产品。
问:公司有多少子公司?
单继宽: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智翔(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仁美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其中,上海智翔的业务定位是承担抗体药物的工艺开发、质量研究和一些临床研究;智仁美博的业务定位是承担抗体药物的靶点发现和分子发现研究。
问:公司在研产品进展如何?
单继宽:截至目前,公司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7种产品(11种适应证)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另外4种产品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问:公司有哪些技术平台?
单继宽:在源头创新方面,公司建立了两个技术平台,包括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同时,在药物开发环节,公司建立了有效的抗体药物技术重组开发平台。
问:公司的研发模块和研发流程是什么?
常志远:公司根据R&D业务流程建立了早期发现、工艺开发与质量研究、临床研究与工艺放大与验证研究四个R&D模块。公司的R&D流程包括新抗体药物候选人发现阶段、工艺开发与质量研究阶段、临床研究应用阶段、临床研究阶段、工艺放大与验证研究阶段和新药上市应用阶段。
问:公司产品的产业化情况如何?
单继宽:公司抗体产业化基地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一期工程于2019年建成。同年8月获得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具有初步的商业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公司抗体产业化基地已建成2个原液生产车间(2*2000L和2*200L)、2条制剂生产线(西林瓶、预充针)、质量检测中心、多功能仓库、公共工程系统投入使用,完成35批原液、48批商业规模试生产或无菌模拟验证。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有效性和质量控制,以及公司的持续安全生产。
问:公司目前的商业生产情况如何?
常志远:目前,公司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生产的样品仅用于临床研究和初步研究,自有产品尚未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在后续新药生产准备方面,公司研究产品的临床研究样品均为独立生产。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抗体原液生产规模4400L(2*2000L和2*200L)和两条制剂生产线。预充针灌装生产线产能182万/年,西林瓶灌装生产线产能500万/年。
问:公司拥有的专利情况如何?
常志远:截至目前,公司及其子公司在中国拥有28项国内专利,其中22项为发明专利,6项为实用新型专利;8项海外专利均为发明专利。
问:公司目前的营业收入如何?
刘: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7万元、3919.02万元和47.52万元,均为其他营业收入。该公司没有产品上市和销售,也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技术服务收入、转让授权收入和少量原材料销售收入。2021年,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本期签订大型技术服务合同并完成。
问:公司R&D投资怎么样?
刘立文:公司的研发费用主要包括临床试验费、人员劳动力、技术服务费、材料费、折旧摊销、燃料动力费、商业许可费等。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3586.50万元、29531.88万元和4549.43万元。持续的R&D投资,保证了公司各项R&D项目的稳定高效推进,促进了公司各项R&D平台的建设和加强。
问: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如何?
李春生:公司主营业务、控制、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稳定,近两年主营业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无重大不利变化;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明确,实际控制人近两年无变更,无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的重大所有权纠纷。
公司不存在主要资产、核心技术、商标、重大偿债风险、重大担保、诉讼、仲裁等重大所有权纠纷,对可持续经营没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变化。
发展篇
问: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单继宽: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患者服药”的使命,不断为患者提供可靠、负担得起的创新生物药物,以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公司坚持以创新为基础,拥有丰富的技术团队经验,全年深入研究自己的免疫性疾病、传染病和肿瘤疾病,对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深刻的了解和卓越的愿景。
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创新药物的先进性、独特性和差异化研发,保持产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将实施产业大纲,整合资本、人才和技术优势,完善从分子发现、技术研发、临床研究到产业化实施的全链平台,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继续为患者提供可靠、负担得起的创新生物药,满足人们不满足的临床需求。
问: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公司计划成为集R&D、生产、商业化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商。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包括:促进核心产品快速上市和适应证扩张,实现产品商业化销售;加快其他R&D管道的R&D进度和商业化进程;推进技术平台建设,丰富R&D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能力;人才引进和培养。
问:请介绍公司的产品立项情况。
常志远:截至目前,公司已开发12种产品,分别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赛立奇单抗(GR1501)、GR1802、GR1603、GR2002、WM1R3;GR1801针对传染病、GR2001、GR2201;GR1803针对肿瘤领域、GR1901、WM202、WM215。
问:目前公司研究进展最快的产品是什么,预计什么时候正式上市?
常志远:公司产品赛立奇单抗(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证已于2023年3月提交新药上市申请,预计2024年获批上市。
问:GR1801的研究计划和上市进展如何?
常志远:GR1801已完成健康志愿者I期临床试验,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数据库锁定,CSR正在撰写中;2022年4月,公司申请EOP2沟通,7月获得CDE沟通意见,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前完成沟通;到目前为止,III期临床试验已经签署了第一份受试者知情同意书。GR1801疑似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被动免疫适应证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
问:GR1802哮喘适应证的研究进展和上市计划如何?
常志远:对于哮喘适应证,GR1802已完成健康受试者I期临床试验,启动中重度哮喘适应证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启动哮喘适应证II期临床试验,2027年GR1802哮喘适应证批准上市。
问:公司如何建立销售团队,以应对未来的商业生产和销售?
常志远:GR1501,公司在研产品、GR1801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陆续上市。根据目前产品研究的临床进展和上市评审进展,公司已开始成立专业的销售团队。未来,随着产品的批准和上市,公司计划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和寻求合作伙伴来销售产品。
在销售准备方面,公司正在开始组建高质量、专业的营销团队,负责产品准入、学术推广、市场拓展等。公司将引进专业知识丰富、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人才,负责全国各省市产品开发。同时,公司将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各种展览和学术活动来推广产品。根据产品上市计划,公司将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在产品上市前到位,并制定团队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为产品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公司将制定明确、可实施的市场战略。在产品上市前,公司将进行深入的市场研究,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并制定差异化策略。此外,公司还将根据产品和区域特点,选择与具有成熟专业推广能力的企业合作,加快新药市场渗透的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在产品定价方面,公司将根据国内外市场特点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结合支付方式、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常志远:公司的竞争优势包括:成熟的技术平台和专业的研发体系、领先的核心产品研发进度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工业资本与创新团队的深度整合,帮助公司稳步发展、项目开发速度快、效率高。
问:目前公司还没有商业化盈利,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盈利?
刘立文:公司将迅速推进GR15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和商业化进程,继续增加研发投资,加快重庆生产基地建设,提高抗体产品生产能力,及时建立销售团队,扩大销售渠道,尽快实现公司产品的商业利润。
问:抗体药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常志远:目前抗体药品行业面临的主要机遇包括:生物技术突破、临床需求持续增加、鼓励政策出台、资本投资增加。
同时,抗体药品行业也面临着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困难、新药研发和商业竞争激烈、药品成本上升和药品降价的双重压力、临床试验受试者招聘困难、大规模生产对技术要求高等行业的挑战。
问:作为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士,你认为“优质企业”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王永杰:我们认为,“优质企业”的判断标准包括: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稳定的商业战略、进取的创新精神、良好的财务指标、突出的行业地位和良好的增长。
发行篇
问:请介绍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单继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蒋仁生。智瑞投资直接持有公司72.73%的股份,蒋仁生直接持有智瑞投资90%的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智飞生物持有智瑞投资10%的股份。因此,蒋仁生可以通过智瑞投资控制公司股东大会72.73%的表决权,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问:请介绍公司的主要股东。
单继宽:截至目前,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为法人股东智睿投资和自然人股东单继宽,分别持有公司72.73%和5.29%的股份。
问:公司这次发行了多少股?
单继宽:公司发行的股份数量为9168万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
问:请介绍公司募集资金的投资应用情况。
李春生: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扣除相关费用后,发行新股的实际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和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具体投资项目为: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二期、抗体药物研究发放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问:募集项目的实施会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李春生:“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和“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二期”项目是在公司持续开展药品研发和多项重要核心药品产品的基础上,面对未来医药市场的发展,为抗体药品的大规模生产而设计的。本项目将配合公司产品的商业推广过程,建设大型抗体药品生产基地,满足制药市场对公司产品的强劲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
根据重点产品的研发进度和制药市场的竞争变化,“抗体药物研发项目”根据公司现有的产品管道进行临床试验。本项目将促进公司抗体药物的研发进程,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技术基础,扩大公司的发展空间。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结合公司当前的业务发展和财务状况,补充业务扩张过程中所需的营运资金,可以确保公司继续快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将有效实施公司战略规划,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促进抗体药物研发过程,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问:公司的发行价和市盈率合理吗?
刘丹:根据当前新股发行市场、公司早期业务业绩、行业发展、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我们认为公司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是合理的,我相信可以被市场接受和认可。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