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贞
在西角,几十辆风车在风中移动。。。风能产生“绿色电力”。通过一套精致的设备,“绿色电力”释放氢气,氢气通过管道或储氢罐装载运输到东部地区。
这是2023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览会”)上中国石化风光电制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获得的氢)展览沙盘模型的场景。在业内看来,这种来自西方的“绿色氢风”给氢能行业带来了希望。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坦言:“未来氢能产业有望成为10万亿元的大产业。”,“中国氢能技术取得了局部突破,呈现出阶段性进步的特点。”
绿氢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碳博会给出了答案。《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中国石化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石化风光电制绿氢展示模式”沙盘。沙盘显示,中石化拥有多个加氢站,具有高压长距离输氢能力。“我国石化氢气的生产和消耗量居全国第一。这是公司近年来氢能现代产业链布局的新突破,包括氢能交通和绿氢。中国石化展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西氢东送”国家氢能骨干网络规划图上看到,中石化已建成金陵-扬子氢气管道、巴陵-长岭氢气输送管道、济源-洛阳氢气管道。据报道,未来,中石化将依托“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和加氢母站,帮助京津冀氢能走廊建设。
除了氢气生产,世博会上还出现了各种氢能的最新应用场景。其中,来自全国8家汽车公司的新能源环卫车集中亮相,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福龙马集团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氢燃料清扫车已在上海临港新区滴水湖地区投入使用。该车用于卫生操作,具有人性化操作、智能控制等特点。
除了工业场景,绿氢也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场景中。记者在国家电投展台上看到,其氢能产业链沙盘的亮点之一是绿氢的家用应用。“在社区应用场景中,氢气可以为居民提供热电供应。这也是未来绿氢用能的一个方向。上海顺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黄刚说。他还表示,目前绿氢成本较高,商业化落地程度不如灰氢,未来需要进一步降低绿氢制造成本,优化绿氢制备工艺。
一些参展商也表达了乐观的期望。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公司正在研发如何进一步降低电解槽和高长途运输成本的问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氢将进入成千上万的家庭。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