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688700 证券简称:东威科技 公告编号:2023-036
昆山东威科技有限公司
特定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录、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依法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具体股东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昆山东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收到公司特定股东谢玉龙先生提交的减持通知。截至本公告之日,谢玉龙先生持有公司8、176、59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6%。其中,5、063、317股是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前的股份,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市流通;461、412股为增持股份;2、651、870股为2022年股权分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自2023年5月19日起上市流通。
● 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由于股东自身的财务需求和安排,谢玉龙先生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15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7%。大宗交易减持的,自减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进行。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自减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进行,连续90天内减持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及相应上市后资本公积转换股份。
一、减持主体的基本情况
■
上述减持主体没有一致行动人。
感谢玉龙先生在过去12个月内减持股份
■
二、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
注:大宗交易减持的,自本次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进行,即2023年6月29日至2023年12月28日。
(一)相关股东是否有其他安排 □是 √否
(二)特定股东谢玉龙是否承诺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数量、减持价格等。 √是 □否
根据昆山东威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谢玉龙先生的相关承诺如下:
(1)减持股份的条件和数量
我将严格按照公司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等公开披露文件中规定的股份锁定承诺,在股份锁定期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本人计划在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公司股份的,两年内减持的累计数量不得超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的50%(如果公司股权分配、减资、减少股份等导致公司股份变更的,应相应调整相应年度可转让股份的配额)。
(2)减持股价
本人计划在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公司股份的,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发行价格(如股息分配、股份分配、资本公积转换为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发行价格将相应调整)。
(3)减持股份的程序和方法
股份锁定期满后,我的股份减持程序将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执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减持方式应符合当时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
(4)披露减持股份的信息
如果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我持有的公司股份,我将在第一次减持前15个交易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提前披露减持计划。通过其他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将提前三个交易日,并按照证券监管机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适用的规则及时准确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其他
我将严格遵守上述承诺。如果我违反上述承诺减持,我减持公司股份的所有收入将归公司所有。如果我没有将非法减持收入上缴公司,公司有权将与非法减持收入相等的现金分红金额归公司所有。
拟减持与之前披露的承诺是否一致 √是 □否
(3)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属于上市时无利可图的公司,计划在首次发行前减持股份 □是 √否
(4)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事项
无
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首次发行前减持股份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是否计划在首发前减持股份? □是 √否
四、相关风险提示
(1)减持计划实施的不确定性风险,如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限制条件和相关条件的具体情况
减持计划是股东根据自身财务需要和安排的减持计划。在减持期间,上述股东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股价决定是否实施以及如何实施减持计划。因此,减持数量和减持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二)减持计划的实施是否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是 √否
(三)其它风险提示
1、上述股东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
2、在减持计划实施过程中,上述股东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相应承诺和相关监管要求减持,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昆山东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6月22日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