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韩忠楠
最近,好几家新能源车企发布了7月销售量及交货数据信息,从数据看,新能源车企中间的销售量坐次排行再一次产生更替。除比亚迪汽车再一次技压群雄,以26.22万台的月销量考试成绩位居销售量第一外,大部分新能源车企依然在上坡环节,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猛烈。
经历了年初价钱大战后,新能源车企基本在定价策略上更加客观。晓亮G6、零跑C11、北京长安深蓝色S7等刚推向市场的SUV车系,厂商指导价均锁定在15万余元~25万余元等级。比亚迪的宋PLUS冠军版、汉DM-i冠军版的起售价均缩小至20万以下,秦PLUS DM-i冠军版的起售价已立即下挫至10万余元。
此外,比亚迪汽车等汽车企业还团体喊出“油电实价,刷新汽柴油”口号,尝试进一步占领汽油车销售市场。一直以来,新能源车市场价一般比同级汽油车更高一些。而近些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力锂电池的发展、产业配套的不断完善,新能源车公司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优势得到提高,规模效益慢慢显出,让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拥有下挫室内空间。
在新能源车市场市场竞争日趋猛烈的大环境下,“油电低价位”的年代是不是已经来了?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当电池充电成本增加后,“油电低价位”这个概念是不是还创立?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注意。
“创二代”使力
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
8月1日,好几家新能源车企发布7月销量和交货成绩表,侧边流露出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况。
新力量层面,理想汽车持续保持每月交货破3万纪录,7月份交货量超过3.41万台,同比增加227.5%。
早期交货量稍显惨淡的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均得益于新车发布,交货量有显著转暖,重返万台“俱乐部队”。在其中,蔚来汽车7月交货新汽车2.05万台,同比增加103.6%;7月,威马汽车共交货新汽车1.10万台,同比增长率28%,同期相比微降4.48%。除此之外,零跑、哪咤的7月交货量也提升万台,持续保持增长速度。
比较之下,威马、爱驰汽车等新力量汽车企业则陷入绝境,新能源汽车省的淘汰赛制早已拉响。
另一方面,由传统车企推出的“创二代”们则逐渐悄悄地使力,7月销售量完成井喷式增长。
在其中,广汽埃安7月销售量4.5万台,同比增加80%;长安轿车7月新能源车销量3.95万台,同比增加62.8%,在其中仅北京长安深蓝色单一品牌7月交货量就达到1.32万台。
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哈弗的7月销售量主要表现一样引人注意。官方数据表明,7月比亚迪汽车新能源车销量做到4.1万台,同比增加28%。具体而言,极氪7月交货1.2万台,同比增加140%,创每月交货创历史新高。吉祥全新升级中高档新能源系列“吉祥星空”,销售量增长速度也十分明显,第一款正在销售商品吉祥星空L7在7月销售量提升1万台。
长城汽车哈弗层面,7月市场销售新能源汽车2.89万台,同比增加163%。在其中,欧拉新能源市场销售1.01万台,贡献率超出34.95%。
专业人士分辨,在这个市场将绝大部分眼光看向新能源车企时,由传统车企培育的“创二代”们已经悄悄的使力,这种自主品牌有着很强的基本技术和系统专业能力,具有集约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实力。
“油电低价位”时代来临?
不容置疑,“创二代”的团体使力,终将给新能源车企造成一定的冲击性。但不管是传统车企或是新力量,所面临的市场前景是一致的,目标方向都是统一的,既要根据汽车电动化转型发展进行新能源车对燃油汽车取代。
蔚来创始人、老总郭庆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企中间即是利益关系都是这一条跑道上的队员。大伙儿拥有相同使命,就是为了让更多汽油车司机主动将汽车置换为新能源车。
依据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先前公布的信息,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供销累计完成378.8万台和374.7万台,比上年同期提高42.4%和44.1%,市场份额做到28.3%。从当月来说,6月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
而据全国各地乘用车市场信息内容联席会议公布的信息,在今年的7月10日~16日,新能源汽车零售端行业渗透率已多达38.9%。国泰君安剖析,7月至今,新能源汽车占有率不断向上,整个市场展现稳定恢复发展趋势,但行业竞争仍然猛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比亚迪汽车为代表新能源车企陆续给出了“油电低价位”这个概念,试图用更有优势的价钱吸引顾客转为选购新能源汽车。
一位来自北京市的消费者白先生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近期她在买车挑选环节中,已经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到考虑到范围之内。“在过去的认知中,我纯天然地觉得同级车型中,新能源车一般比汽油车贵,但是最近看过比亚迪的几种新汽车,的确感到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方面的优势已经开始显出。”以上顾客向证券日报记者说。
蜂巢能源老总杨红新表明,今年一季度,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更替减价。先前很多人都认为“油电汽车低价位”需到2025年、2026年才能完成,但通过本轮价格竞争,“油电低价位”时期已经在2023年提早来临。
清除价格竞争的影响因素,新能源车往往更有底气开展更为大众化产品定价,关键就在于电池成本的降低及其产业化效应突显。
杨红新觉得,伴随着碳酸锂价格、电池原材料价钱下降,及其充电电池生产过剩中的市场竞争,电池价格会快速下降,这将会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费。
除此之外,产业化效用都是汽车工业不能绕开的一环。在今年的7月,中国新能源车生产量已经正式提升2000万台,专业人士广泛认为,这一辉煌成就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在产业发展、社会化的前提下,早已步入了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新的发展阶段。相对于汽车企业而言,产业化也伴随着更高效率较低的成本费,这也是推动着“油电低价位”时期来临的因素之一。
“油电实价是比亚迪汽车关键明确提出这个概念,但根据客户具体计算电动车的维护成本广泛小于燃油车。比亚迪汽车明确提出该理论的情况下,是要表述电动车选购价格低于同档次燃油车,可事实上,实际上并没有这类比照,仅仅初期因为电瓶车规模效益、供应链管理成熟情况不够,造成许多人认为电动车贵很多。”浙江大学国际协同国际商学院数据经济和金融前沿研究核心联席会负责人、研究者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说,现实是,电瓶车相较于燃油车已具有较强性价比高,电动车的养车费用是远远低于燃油车的。
对于此事,盘和林以出租车司机的喜好举例说明。他指出,对和购车成本更为敏感出租车司机很爱用电动车而非燃油车,这正验证了电瓶车的综合性价格的优势。
汽车充电桩集体涨价
电动车“味道不好”了?
显而易见,要考量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价格的优势,要充分考虑市场价,还需要考虑其售后服务及使用中的生产成本。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市、郑州市、青岛市、重庆市等地区新能源车充电价钱都出现增涨。据了解,一小部分用电量高峰期的价格上涨力度做到87%。
各地公共充电桩涨价的现象引发网友热议,有新能源车客户觉得,按这个上涨幅度,电瓶车充电器花费会高淋油车加油花费。除此之外,现阶段第三方充电桩企业长期存在赢利困难的问题,充电费用增涨有可能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对于此事,云快充内部人员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事实上云快充服务平台近年来的补能价是下滑的,但部分地区政府政策规定网络运营商统一提高,网络运营商收费标准包括水电费和服务费用,追随当地政府具体指导规定、电力工程规定、市场情况等多种因素在一定空间中开展标价调节。
“可能有些地区是由于电价上调了,但用户感知不上电价上调。因为用户清算不区别电费和手续费,客户只觉察到价格上涨,事实上价格上涨跟营运商不相干。”以上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说,充电桩企业是没有办法实际操作补能涨价,关键或是地区电费的统一增涨。
对以上观点,蔚来的业务员还向证券日报新闻记者表现了相似的见解。有专家认为,本次充电价格增涨是夏天当季电费提升而致。与此同时,在我国新电费计划方案将大中型充电桩用电量划入到工业用电类别,也侧边提升了充电价格。但是,从整体导向性上,国家新政策依然会不断下降新能源车的维护成本。
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说,最近充电价格增涨,确实会使电动车应用性价比高降低,但是这里关心一点,那便是家用充电桩的电费没变化,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家庭用电动车的应用场景中,性价比高仍然能够持续。
“为推动新能源车发展趋势,个人觉得维持电池充电便宜是非常必要的,汽车企业要积极推进解决方案,除开家中汽车充电桩取代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公司以规模经济效应摊薄成本,以受欢迎电池充电位平摊小众电池充电位,是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盘和林觉得,促进新能源车集约化发展,保证其性价比高至关重要。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