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优秀的定量基金产品给投资者带来了惊喜。其中,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素、杨萌管理的博道成长智航、盛丰衍管理的西部利得量化价值一年持有等产品,今年收益率分别达到13%、11%、10%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这些产品来自中小型基金公司
◎记者 朱妍
随着行业龙头效应的不断增强,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以量化业务为出发点,走出了差异化发展的反击之旅。
“如果2017年是量化的冬天,那么2023年就是量化的夏天。”在西部利得基金经理盛丰衍看来,目前是量化投资的好日子。
量化交易遇到好日子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对AI技术很感兴趣,当时买了SONYAibo电子狗来写控制程序。2014年,我们开始尝试用GPU训练神经网络。当时“泰坦Z”显卡刚上市,一张2万多元。我们没有说服公司花钱买,自掏腰包买了两张。一位公募量化人士回忆说,早年做量化投资,甚至“倒贴”。现在,机构愿意投资于量化业务的硬件配置。
近年来,公募量化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据汇成基金研究中心统计,公募量化基金规模已从2015年底的920亿元增长到今年第二季度末的2776亿元,增长率超过200%。其中,主动量化基金规模从520亿元增长到977亿元,指数增强基金规模从246亿元增长到1700多亿元。
今年以来,轮换快、市值小的市场环境为量化交易提供了极好的温床,很多量化的“黑马”涌现在中小基金公司。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自今年以来,主动股票基金(部分混合股票和普通股票)的平均收入为负,许多优秀的定量基金产品给投资者带来了惊喜。其中,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素、杨萌管理的博道成长智航、盛丰衍管理的西部利得量化价值一年持有,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达到13%、11%、10%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这些产品来自中小型基金公司。
国金基金量化业务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公开发行量化业务发展良好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变化,投资者的需求从轨道投资转向追求阿尔法稳定的量化投资。另一方面,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直接提高了定量投资水平。
中小企业依靠量化产品树立竞争优势
随着公开发行量化产品的兴起,许多提前布局量化业务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据了解,战略、差异和继承是中小型基金公司开展量化业务的主要原因。
“在我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将定量业务纳入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国金基金表示,当时主要考虑到公开发行基金的发展多年,大部分业务相对成熟,定量投资作为一个新的投资类别,起点差别不大,增长空间大。多年来,定量公开发行投资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认为,目前公开发行业竞争激烈,主导效应明显。大型基金公司具有较强的财务实力和渠道优势,在投资研究团队和产品布局方面积累了先发优势。定量产品的底部更依赖于大数据和战略模型的优化迭代和系统的支持。中小型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开发定量产品来塑造自己的业务特点,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盛丰衍表示,与一些龙头基金公司大而全面的发展路径相比,中小型基金公司做量化业务的历史负担较小,容易产生差异化优势。此外,在积极和增量市场中,小型基金更容易表现出色,并有机会反击。
上述国金基金人士表示:“公募量化团队案头工作较多,但一旦经过市场检验,策略是有效的,可以快速复制,投入产出比较高。”。
此外,与具有明显个人标签的活跃股权基金经理相比,公开发行量化的投资和研究能力更具“可传承性”。基金公司营销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小型基金公司往往面临核心人才流失问题,定量投资研究可视为一种体系和概念,投资研究继承更加稳定。与活跃股权基金经理的离职相比,定量基金经理离职的影响较小。
公募量化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目前,公开发行量化轨道的拥挤程度正在上升。它能帮助中小型基金公司取得突破吗?业内人士认为,定量业务存在一些弱点,如一些定量策略是周期性的,战略容量是有限的。未来,量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将考验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战略定位和执行。
“从历史上看,公开发行的积极量化投资是周期性的。当业绩难以实现时,我们也怀疑自己是否选择了错误的方式。”2021年初,当核心资产蓬勃发展时,量化基金经理叹了口气。
金樟投资研究员于欣认为,从超额回报的角度来看,定量策略更适合波动性高、交易活跃、个股指数弱、风格不是特别集中的市场环境。首先,定量策略一般以价格因素为主,因此在波动性高、交易活跃的市场环境下,这些因素更容易捕捉到超额回报的机会。其次,如果指数表现过强,其他股票表现较弱,量化策略难以超额回报。此外,量化策略在风格显著或“群体”的情况下也很难做到。
始终保持升级迭代的能力,以确保定量策略具有长期的活力。杨孟最近表示,今年年初,他们升级了定量系统,修复了不适应市场环境的动态因素。
此外,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定量战略头寸分散,往往存在容量限制问题,不同策略的容量不同。因此,当规模增长过快时,一些基金经理需要通过购买限制等方式将产品规模控制在合理的容量内。例如,盛丰衍曾在闭门路演中表示,其战略管理上限为200亿元。
然而,对于一些总管理规模数百亿元的基金公司来说,逐渐成名的量化业务做出了巨大的增量贡献。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金基金马芳、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等部分量化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已超过100亿元。具体来说,与去年年底相比,前者管理的国金量化选择规模大幅增长44亿元以上,后者管理的西部利得量化增长近20亿元。
“公开发行的定量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基金公司。然而,竞争门槛也在提高,包括投资金额、人力资源设备等。任何新业务都不能保证有投资就会有收获,这测试了基金公司的战略决心和执行力。”上述国金基金人士表示。
该人士表示,未来,中小型基金公司不仅需要完善数据、交易系统、风险模型等基础设施,还需要拥抱新技术,不断更新和提高定量投资战略水平,制定不低于定量私募股权的激励机制。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