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通过7月份的大幅上涨后,中国生猪市场价格自8月逐渐震荡下行,活猪期货主力合约较前期高点已取得超6%下滑,现货交易市场生猪出栏平均价早已邻近16元/KG大关。
中秋节、十一国庆中秋国庆邻近,肉类食品消费市场主要表现却并没有及预估。领域分析人士认为,根据此前能繁母猪存栏状况计算,加上二育压栏危害,十月份销售市场供应量或较为充足,生猪价难得稍强行情。
中秋国庆邻近生猪价格走低
9月21日,国内期货市场活猪期货主力合约2311小幅度走跌,收在16750元/吨,较8月初17880元/吨駄作高些已降落超6%。
据搜猪网数据信息,9月21日全国各地生猪出栏平均价报16.34元/KG,较8月前期分阶段高些累计下挫近1.2元/KG,南北方全国各地较前期生猪价格上位时总体已经出现了1~1.5元/斤的不一下挫,全国各地流行生猪价格回落至16.1~16.6元/KG,在其中最低价位的云南省、贵州省、新疆等地跌到15.6~15.7元/KG;东北地区次底位区屠宰企业总体价格逐渐向16元/KG看齐;华南地区及华东区高价位猪源跌穿17元/斤的地域逐步增多。
随着生猪价格持续回落,养殖端赢利也出现了下滑。8月份,中国自繁自养赢利均值为219.52元/头,环比涨幅280.99%。不过根据卓创资讯资料显示,截止到9月21日,日度自繁自养赢利值已降至91.5元/头,小猪仔育肥牛赢利为-49.46元/头。
Mysteel农业产品统计数据也表明,目前国内外三元生猪出栏率均价为16.16元/KG。已经接近养殖成本的平均16~17元/KG。因而一部分养殖户已不缺亏本,加上饲料成本提升,因而伴随着生猪价格下滑,养殖端工作压力不断增长。
2023年生猪价格饱经起伏,领域整体呈经营亏损。
卓创资讯活猪投资分析师赵静表明,2023年中国活猪自繁自养赢利年均值为-55.47元/头,小猪仔育肥牛赢利年均值为-203.94元/头。
供过于求不断
“上半年度,养殖端处在持续亏损中。进到后半年,伴随着7月中下旬逐渐的一轮生猪价格上涨,养殖端逐渐赢利,状况有所改善。但涨价太快,8月中下旬价钱正式进入下降安全通道,并继续迄今,尽管还没全方位跌穿成本线,但情况并不是很好。”针对生猪市场最近高峰期不旺的主要原因,上海钢联农业产品业务部活猪投资分析师赵勇剖析,尽管中秋国庆邻近,提早补货带动要求,对市场有一定的支撑点。但养殖端出栏量继续增加,市场竞争激烈。要求增加量不如供货增加量,供过于求不断。因此价格震荡下行为主导。
赵静也提到了生猪市场现阶段市场供求关系未得预想的状况。
她坦言,从需求面看,月内二次育肥加快补栏关注度减温,标猪截流降低,注入屠宰场数量的增加。加上消费端支撑点一般,肉价上涨困乏,屠企减药减亏。供增需减,造成生猪价格下降。但从供给端来说,当月生猪出栏量展现小幅增加行情,加上上旬养殖厂上涨压栏,造成月度总结出栏率目标完成落后,中下旬出现了集中化出栏率状况,市场供给短时间增加量。
前不久农业部公布数据信息也表明,8月末全国各地能繁母猪存栏量是4241万只,为4100万只正常的保有量的103.4%。下一步,农业部将持续开展生猪产能管控,抓牢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一“总闸”,正确引导生猪产能适度适当调整。
短期走势不容乐观
“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旺季,一般至今宰杀量会出现周期性提升。在今年的顺利的话,消耗量也会有一些显著增加量。再加上11~12月的腌腊肉和清洁灌肠,会加仓交易增加量。”赵静称。
赵勇也剖析,下面的中秋、十一国庆中秋国庆,十一月份的南方腌腊肉、元旦节、新春佳节补货,皆能带动要求,产生利好消息,对市场形成支撑。但目前来说要求修复较为缓慢。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危害,要求增加量犹未可知。而供给端不断增加量,养殖端市场竞争激烈,供过于求股票短线很难改变,因而传统旺季,价格整体上涨,但持续上位可能性不大,高些或不如上年。
针对后势,东吴期货觉得,现阶段学生开学中秋节高峰期要求主要表现大跳水,非瘟危害一般,如有上涨幅度也非常有限,依据能繁母猪及其七八月二育压栏的现象,十月基础理论出栏量也较高猪源充裕。热鲜放货一般,宰杀量低位震荡,8月大中小型猪存栏量均环比上升,能繁母猪存栏量升高,育肥牛精饲料量升高,短期内二育促进期现上涨,中远期依然偏空对待。
大越期货券商报告表明,从供给端来说,月内养殖厂出栏率节奏感总体过慢,股民出栏率主动性高,且重量有所上升,供给量充裕,最近有少许二次育肥入场,但屠宰场回收暂时没有工作压力。从需求来看,月末邻近中秋节及十一国庆中秋国庆,消费端或有一定的提升,屠宰场收购量有所上升,但考虑现阶段屠宰企业保持高鲜销率,预估总体上涨空间不足。
广发期货觉得,中秋国庆邻近,销售市场希望节日期间补货要求,短期内或者有小幅度提升。现阶段肥定价差再一次走高,出栏率体重反弹,对其后半年要求预估逐渐好转前提下,压栏及二次育肥仍然会支撑点生猪价格,关心中下旬二育加快补栏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压力还在持续释放出来,不益于涨价。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