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身份认证后打开门,就座、注意安全、点一下“逐渐行程安排”,一辆全无人出租车即按行程规划上道。
“北京市已经实现16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技术道路与新型智慧城市网络系统全面覆盖,率先开展无人驾驶交通出行商业化的服务项目,在检测路面对外开放、车牌派发等多环节保持领先。”正在进行中2023全球智能汽车会议上,北京市“智能出行”成绩表让人眼前一亮。
更为关键的是,北京市把“智能出行”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载入推动将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我们将要导向将来信息内容、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新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个行业,合理布局通用人工智能、6G、智能出行、量子通讯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堡垒。”22日举行的北京推动将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发布会上,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局高级工程师仝海威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原创科技推动,具备最前沿交叉式、刷新性等特点,能推动潜在需求、激起源动力。北京市着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些年,“从0到1”的基础创新,“从1到N”的产业落地,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充足浪涌电压。以6G为例子,快速由此可见光通信芯片即时速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医药健康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动北京市行业发展的“双发动机”,北京市规划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半以上与此相关。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经济开发区、海淀区等场所将于通用人工智能、6G、元宇宙概念、量子通讯、光电材料等行业加速布局;对焦医药健康,海淀区、石景山区、通州区等场所将使力基因工程技术、细胞治疗与生物研究、神经科学与脑机接口等行业。
深谋远虑、谋定快动,竞相角逐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市攻坚年:力争到2030年,形成一批颠覆性创新等重大原创设计成效,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独角兽公司,塑造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产业链高层次人才、产业链职业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到2035年,汇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科技创新主体,变成了全球将来行业发展的引导者。
“北京市将构建技术性实用化、商品产业发展、产业链产业化的全链条将来产业生态系统,营造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布局,夺得竞争新优势。”仝海威说。(据新华社电)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