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10月19日,期限5天第134届广交会第一期完美收官。广州广交会历年来被称作中国外贸的“气象图”和“方向标”,今年秋天的广州广交会更像是一个我国外贸企业的大戏台。面对严峻的出口压力,中国公司正不断修练“武学”,探索新的销售市场提升。
这是一场远超预期的盛典。本届广交会是从第104届改革以来组展优化提升幅度较大的一届;经营规模再创佳绩,展览会占地面积扩至155万平方,比历届提升5万平方;截止到10月19日,海外供应商线下推广到场超10万余,来自全球210国家与地区,到场总数比前一届同时期大幅上升。
即便展览会占地面积做到155万平方,每日成千上万的海外供应商,仍让广交会展馆看起来“拥堵”。很多海外供应商匆匆忙忙地资金周转于每个我国企业展台,甚至不少人拉着行李箱,不断地向中国公司了解着产品详情和前沿技术。好几家中国公司现场负责人直言,业务员每一天都非常累,但同时也是开心快乐的,由于对接了越来越多顾客,后半年乃至下一年的订单信息妥了。
这一切的繁华景色,让许多忧虑中国外贸前途的人员吃下了一颗“强心剂”。
2023年,因为全球经济放缓累加多种多样不可控因素,中国外贸遭受一定压力。但巨大的压力下,中国外贸的韧性也体现了出来。中国公司正不断用新品、新技术应用得到新订单并开拓市场。从现场参展商情况来看,新冠疫情3年并没有阻拦我国外贸企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大量企业在这三年中勤修“武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特别是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将成发展趋势;电器产品走向全球化、特色化;新能源技术更加是百花争艳、异彩纷呈……这些都让参展的海外供应商备受震撼人心。
更是让我国外贸公司喜悦的现象是,尽管欧洲市场中的一些订单信息有所下降,但更多新兴经济体却支撑起新的一片天。本届广交会超10万海外供应商中,来源于共创“一带一路”国家供应商近7万余,比前一届同比增长了65.2%。广州广交会在推动共创“一带一路”我国贸易畅通中成效明显。
不难看出,我国外贸市场构造正在进一步健康化和合理性:在西方国家、欧美等传统渠道趋于相对稳定的与此同时,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非洲等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中国外贸的全新增加量、新机遇和新征程。做为“中国第一展”的广州广交会,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企业拿订单信息拓市场,更加现阶段的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