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2月5日是乙巳蛇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再度擂响从春天出发、为发展打拼的金鼓。在大会发言环节,多个地市、县提出了今年的发展思路。
广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广州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达2.3万亿元,贡献超过6成的税收、8成的新增就业和9成的新增经营主体。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复,明确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愿景。今年,广州将围绕实现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聚焦国家赋予的国际商贸中心等4大核心功能,发展壮大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等三个高端引领,巩固提升5个家底厚实,优势突出的行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为全国全省和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发挥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
深圳:持续强化各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按照打造全球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总要求,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支撑,不断加大全社会研发创新投入,持续强化各类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载体的建设;继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投资家精神,并积极推进各种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的深度融合。2025年,深圳将不断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点融合,全面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与创新政策,以最大力度不为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引进培养使用协作和服务各类人才,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聚天下英才,在深圳创新创造,茁壮成长。
佛山:为更多企业插上数字化的腾飞之翼
佛山要扩大制造业转型广度,为更多企业插上数字化的腾飞之翼。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规模大小不同,数字化转型步伐有快有慢,有的企业尚未充分享受到数字化转型的红利。佛山有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10万家工业企业,接下来,佛山将按照“从易到难、由点及面、长期迭代、多方协同”的思路,统筹推动龙头企业“示范转”、产业链条“协同转”、产业集群“抱团转”,因地制宜探索更多数字化转型路径,以1万带动10万,让广大中小企业更好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来。
东莞:以空间大重塑牵引产业大变革
东莞将强力推动产业园区再造,打造凤凰涅槃新空间以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连片统筹,大力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推进镇村老旧工业园改造重点动工建设35个共5万亩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40个拆除重建城中村改造项目。下一步,东莞将统筹加强产业服务、公园绿地、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配套建设,打造产城人融合的新型产业社区,以空间大重塑牵引产业大变革。坚持集约节约、集群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工业上楼,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现代化厂房,推动科创产业、研发试验、工业设计等向楼宇聚集,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效益。
揭阳:以集聚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竞争优势
揭阳将突出赋能提质,以集聚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揭阳传统产业有很好底子,去年17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500强”。下一步,揭阳将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每个县(市、区)聚焦一、两个重点产业,一方面充分利用揭阳丰富的企业家人脉,全力推动产业链招商,今年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超1000亿元;另一方面,通过“工改工”等,既每年新增8000亩以上工业用地,加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赋能升级,又推动环境治理,加快绿美建设,提升城市面貌。揭阳还将在“电商十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加快打造一批服装、五金、食品等特色园、专业镇。同时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用好榕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使传统产业不断焕发新活力,推动五大优势特色产业3年内迈上5000亿元新台阶。
惠州博罗:探索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博罗将紧扣价值实现、优势塑造,强化食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两大强县富民产业。今年将推动湾区基地全面建成,做强6个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食品产业产值超180亿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公司十镇供销社十村组十农户”机制和村社合作试点,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20万十”;重塑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博罗乡村潜力激发共富。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和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挖掘罗浮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特色资源,做强省级南药产业园,导入文化旅游、高端康养、体育运动等产业,建成最美旅游公路,实施建筑艺术计划,推动博罗文化魅力焕发新机。
汕尾海丰:主动承接湾区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
今年,粤东的海丰将发挥区位传统产业、资源、生态等优势,主动承接湾区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提高现代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要聚力打造产业转移优选地。高标准建设112平方公里的深汕合作拓展区,完善“深圳-汕尾”“龙岗-海丰”2个共建产业园配套设施,推动比亚迪等落地项目早日投产出效益,建设“临深产业园”;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强化与龙岗区、特别合作区开展联合招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上马建设深汕大道、赤梅快线等融湾通道,融入深圳“半小时”经济圈。要聚力打造轻奢产品优选地。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时尚美都”和3个镇级产业园,推动金银首饰、彩珠、服装等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扶持发展跨境电商,依托抖音、淘宝等平台,推动海丰制造“抱团出海”、实现“线上出圈”。
阳江阳西:大力培育海洋产业
今年,位于粤西的阳西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培育海洋产业,向大海要食物、要能源,构建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力争已落地的7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推动新规划的500万千瓦项目动工,加快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以全球首台“风机十网箱”智能装备“明渔一号”成功投产为基础,推动“风渔融合”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500亿元的海洋产业集群。阳西还将全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已建成的“中国蚝乡”“牧海耕田”等全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带动,整合用好全省规模最大的远洋捕捞产业、年产量全省第一的程村蚝等农业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力争县域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推动农文旅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