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唐廷枢研究中心、郑观应研究中心在澳科大N101大礼堂主办「香山文化论坛2025」。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近代香山人物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探讨香山人物接受现代教育的历程和启示,挖掘香山精英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事迹和贡献,发掘其爱国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当代价值,为新时代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与智慧启迪。
主礼嘉宾合影
来自内地政府、内地及本澳中学高校、企业机构、社团代表等逾200人出席。
李国强委员致辞
李国强委员致辞指出,近代以来众多香山人以卓越的远见投身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付出了艰辛努力。系统梳理、深入探讨近代香山人物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实践及其贡献,发掘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系列成果,以「学术之光」映照「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打开了澳门历史研究新格局,为扎实践行「一国两制」提供了模板。开展香山历史文化研究,既是澳门历史文化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澳门史学界参与国家近代化历史叙事的必然路径,也是加强「爱国爱澳」教育、促进「一国两制」新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香山文化论坛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胸怀「国之大者」,逐渐成为濠江之畔的思想高地,璀璨澳门宝地的又一张文化名片,闪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术明珠。
谢湜副校长致辞
谢湜副校长致辞指出,香山文化论坛业已成为澳门历史文化界的一项品牌活动。近代以来,香山人热心教育,积极推动中国教育发展,中山大学就是香山人孙中山创办的高等学府之一。今天的中山大学在广州、深圳、珠海三个校区办学,拥有五个校园和十家附属医院,形成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珠海校区坐落于锺灵毓秀的珠海唐家湾,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学科群,已成为充满特区特色的现代化滨海校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重视孙中山和历史文化研究,孙中山纪念馆在孙中山史料收集整理和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格兰堂修缮后集中开展校史文献收藏、展示和研究。中山大学愿与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
余卫平副总裁致辞
余卫平副总裁致辞指出,唐廷枢创办中车集团前身胥各庄修车厂,点燃了中国轨道交通工业发展的燎原之势,培育出第一批铁路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开启了中国轨道交通工业发展的壮丽篇章,让香山文化与中车精神结下了血脉相连的深厚渊源。唐廷枢、郑观应等香山贤达开创实业与教育联动先例,推动教育革新,创办新式学校、设立实业学堂、选派幼童留学,一批又一批先驱不畏艰难、前仆后继,奠定了近代工业和教育发展的基石。中车携手澳科大打造校企联合创新平台,建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合力推进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落地注入中车力量,在新时代的画卷上谱写科教兴国的璀璨华章。
李行伟校长致辞
李行伟校长致辞表示,一百多年前一大批香山先贤从澳门出发,走向世界,报效祖国,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缅怀、研究和学习。澳科大持续推进香山历史文化研究,取得系列成果,一是积极开拓和深化学术研究,推动澳科大历史学和澳门学学科建设,致力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二是依托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将香山历史文化纳入国家研究范畴,推动香山文化由地方性研究上升至国家层面;三是以历史文化为引领,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与招商局集团、中车集团、开滦集团等大型企业在多个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成效显著。澳科大建校25年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美誉度不断提升。愿与社会各界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擦亮香山历史文化品牌,为澳门融入和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促进世界文明互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锺怡副主席致辞
锺怡副主席致辞指出,香山文化论坛是澳门基金会资助的重点项目之一,已产生广泛学术影响力、团队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是澳门基金会学术资助项目的成功典范。「胸怀天下、兼收并蓄、知行合一、敢为人先」的香山精神,是澳门精神、湾区精神更是中国精神。香山文化论坛从学术研究角度,助力澳门成为全球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扇重要窗口。通过澳门挖掘香山文化在中华文化以及全球文化的深层意义,提升澳门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寄语后来者传承和接力香山文化研究的使命,续写香山文化新的篇章。
《唐廷枢年谱长编》发布仪式
开幕式上,澳科大唐廷枢研究中心编撰的近百万字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学术成果《唐廷枢年谱长编》正式发布。这是澳科大历史学科、香山文化研究和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主编林广志教授围绕《唐廷枢年谱长编》的编纂过程以及近一年来香山文化研究的进展做专题汇报。林广志教授主持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中山大学历史系(珠海)教授曹天忠,澳科大社会和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张富强,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唐力行,澳科大社文所讲座教授汤开建围绕香山人与中国早期现代化、韦卓民与华中大学、孙中山与国立中山大学、唐国安与清华学校、唐廷枢的英语教育理念与二语习得、香山南屏张氏家族与澳门近代教育事业等做主旨报告。来自中国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济南、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广州、中山、珠海、澳门地区、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学者共提交学术论文近60篇,从不同角度开展研讨,提出了许多新史料、新认识和新见解,是香山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与会嘉宾学者合影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