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9版)
排除无效报价和最高报价后,线下投资者详细报价,包括投资者名称、配售对象信息、认购价格及相应的认购数量,请参见“附表:投资者报价信息统计表”。
排除无效报价和最高报价后,线下投资者剩余报价信息如下:
■
(三)发行价格的确定
消除无效报价和最高报价部分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根据线下发行查询报价综合评估公司合理投资价值、可比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行业二级市场估值水平,充分考虑线下投资者有效认购倍数、市场状况、募集资金需求和承销风险,协商确定发行价格为26.74元/股。本次确定的发行价格不超过4个,低值28.7175元/股。详见2023年6月16日(T-1日)发布的《投资风险特别公告》。
本发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
1、79.07倍(每股收益按2022年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前总股本计算);
2、86.16倍(每股收益按2022年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前的总股本计算);
3、91.73倍(每股收益按2022年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4、99.96倍(每股收益按2022年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的总股本计算)。
发行价格确定后,发行人上市时市值为106.96亿元(发行价格乘以发行后总股数)。公司2022年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为10700.54万元,公司2022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22685.60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符合招股说明书中明确选择的市值标准和财务指标上市标准,即《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第二条第(一)项标准:
“(1)市值预计不低于10亿元,过去两年净利润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万元,或市值不低于10亿元,过去一年净利润为正,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4)确定投资者的有效报价
根据《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规定的有效报价确定方法,拟申报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格26.74元/股,符合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条件,未高价删除的配售对象为本次发行的有效报价配售对象。
在本次初步调查中,56家投资者管理的1032个配售对象的申报价格低于发行价格的26.74元/股,相应的申购数量为151090万股。详见附表中注明的“低价消除”部分。
因此,线下发行提交有效报价的投资者数量为280人,管理的配售对象数量为7530人,相应的有效认购总数为10000股、447股和180万股,是回拨前线下初始发行规模的2.782.72倍。请参阅本公告的“附表:投资者报价信息统计表”,有效报价配售对象名单、拟认购价格及拟认购数量。有效的报价配售对象可以,必须按照本次发行的价格参与线下认购。
主承销商将在配售前进一步检查有效报价投资者和管理的配售对象是否禁止。投资者应按照主承销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公司章程等工商登记材料,安排实际控制人访谈,如实提供相关自然人的主要社会关系名单,配合其他相关关系调查等),如果拒绝配合或提供的材料不足以排除上述禁止,主承销商将拒绝配售。
(5)与行业市盈率和可比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进行比较
根据《国民经济产业分类》(GB截至2023年6月14日,公司所在行业为“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C39)”(T-3日)上个月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C39)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4.26倍,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
与发行人相似的主营业务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如下:
■
截至2023年6月14日,数据来源:Wind信息(T-3日)。
注1:2022年扣除前/后EPS计算口径为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母公司净利润/T-3日(2023年6月14日)总股本;
注2:市盈率计算可能存在尾数差异,这是四舍五入造成的;
注3:敏芯股份2022年未盈利,因此在计算市盈率平均值时予以淘汰。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发行价格为26.74元/股对应的发行人市盈率为99.96倍,高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行的发行人所在行业最近一个月的平均静态市盈率,高于2022年同行业扣除非后静态市盈率的平均水平,未来发行人股价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要求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认真研究和判断发行定价的合理性,合理投资。
二、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一)股票类型
本次发行的股票为国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
(二)发行数量和发行结构
本次发行的股份数为5.521.00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3.80%,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公司股东不公开发行股份。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4001.00万股。
本次发行的初始战略配售额为828.1500万股,占发行总额的15.00%。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承诺的认购资金已在规定时间内汇入主承销商指定的银行账户。本次发行的最终战略配售额为560.8922万股,占发行总额的10.16%。初始战略配售额与最终战略配售额的差额为267.2578万股,将回拨至线下发行。
战略配售回拨后,线上线下回拨机制启动前,线下发行量为40021.578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量后发行量的81.08%;网上发行量为938.550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量后发行量的18.92%。线下和线上初始发行总数为4000股,960.1078万股,线上和线下最终发行总数将根据回拨情况确定。
(三)发行价格
根据初步询价结果,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充分考虑线下投资者的有效认购倍数、市场情况、募集资金需求和承销风险,综合评估公司合理的投资价值、可比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行业二级市场估值水平等因素,协商确定发行价格为26.74元/股。
(四)筹集资金
本次募集项目发行人预计将使用募集资金1万元。根据发行价格26.74元/股和5.521.00万股的新股发行数量计算,如果发行成功,预计发行人募集资金总额为147、631.54万元,扣除约12、395.59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135、235.95万元(如有尾数差异,为四舍五入)。
(5)线上线下回拨机制
网上网下认购将于2023年6月19日(T日)15日发行:00同时结束。在线和离线认购结束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于2023年6月19日(T日)决定是否根据在线和离线认购的总体情况启动回拨机制,并调整离线和在线发行的规模。回拨机制的启动将根据在线投资者的初步有效认购倍数来确定:
网上投资者初步有效认购倍数=网上有效认购数量/回拨前网上发行数量。
回拨机制的具体安排如下:
1、如果网上和线下获得全额认购,如果网上投资者的初步有效认购倍数不超过50倍,则不启动回拨机制;如果网上投资者的初步有效认购倍数超过50倍,但低于100倍(含),则应从线下回拨到线上,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5%;网上投资者初步有效认购倍数超过100倍,回拨率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原则上,回拨后无限期线下发行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公开发行无限期股票数量的80%;本款所指的公开发行股票数量,是指扣除战略配售股票数量后的线下、线上发行总量;
2、如果网上认购不足,可以回拨给线下投资者。线下回拨后,如果有效报价投资者仍未能全额认购,将暂停发行;
3、在线下发行未获得全额认购的情况下,不足部分不会在线回拨,暂停发行。
2023年6月20日,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启动回拨机制(T+1日)在《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网上发行认购及中签率公告》中披露。
(六)限售期安排
在本次发行的股票中,网上发行的股票没有流通限制和限售期安排,可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流通。
线下发行部分采用比例限售的方式,线下投资者应承诺自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之日起6个月限售股份数量的10%(向上取整计算)。也就是说,在每个配售对象获得的股票中,90%的股票无限售期可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流通;10%的股票限售期为6个月,限售期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计算。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在《离线初步配售结果和在线中标结果公告》中披露离线配售对象的配股数量。上述公告一经发布,视为已向离线配售对象发出相应的安排通知。
战略配售股份限售安排见“三、战略配售”。
(7)本次发行的重要日期安排
■
注:1、T日为线上线下发行认购日;
2、上述日期均为交易日。如果发行受到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布并修改发行日程;
3、如因上海证券交易所互联网交易平台系统故障或非可控因素,线下投资者不能正常使用其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初步查询或线下认购,请及时联系主承销商。
(八)拟上市地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
(九)承销方式
余额包销。
三、战略配售
(一)参与者
在本次发行中,考虑到投资者的资质和市场状况,战略配售投资者的选择主要包括:
(1)参与后续投资的保荐人相关子公司:中信建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
(2)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员工资产管理计划”):中信建设投资基金-双赢20号员工参与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双赢20号资产管理计划”)和中信建设投资基金-双赢22号员工参与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双赢22号资产管理计划”)。
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名单和支付情况如下:
■
上述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已与发行人签订战略配售协议。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的验证详见2023年6月16日(T-1日)中信建设投资证券有限公司关于安徽核心联科微系统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参与科技创新委员会战略配售投资者验证专项验证报告和安徽核心联科微系统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参与科技创新委员会战略配售投资者专项验证事项法律意见。(下转31版)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