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王明弘
近日,经过五轮拍卖,被执行人深圳聚盛华持有的新疆前海联合基金30%的股权由上海证券以3766.22万元的价格拍卖获得。对此,公募业内人士表示,证券公司具有专业的投资研究能力和资产管理资源优势,可能有助于前海联合基金的发展。
根据公开信息,前海联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7日,是中国成立的第99家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拥有深圳聚盛华、深圳粤商物流、深圳粤控股、凯信恒、前海人寿保险5名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0%、25%、25%、15.1%、4.9%。
深圳聚盛华持有的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的拍卖过程充满曲折。2024年3月,首次拍卖因“外人对拍卖财产提出有理由的异议”而撤回;同年7月,第二次拍卖因无人出价而流动。同年8月,第三次拍卖在深圳粤商物流拍卖,但拍卖失败,因为没有支付余款。2024年10月,第四次拍卖再次流动。随后,该股份于2025年2月再次在网上拍卖。在公开招标中,上海证券以376.22万元的最高应价获胜。如果后续监管审批进展顺利,上海证券将成为前海联合基金的最大股东。
据了解,这不是一个案例。近年来,嘉禾基金、东海基金、宝英基金、上海银行基金等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股权经常上市和转让。前海联合基金股权拍卖遇到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型公开发行基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以海联合基金为例,中小型公开发行面临着管理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2020年是前海联合基金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年年底管理规模达到496.27亿元。此后,前海联合基金的管理规模继续萎缩。截至去年年底,只有97.51亿元,管理了49只基金,主要是固定收益。
数据显示,自2021年9月以来,前海联合基金已经没有新的基金产品成立。2022年,公司发行的新疆前海联合中国债券1-3年国家开发银行指数基金和前海联合欣赏价值基金均未能筹集资金。
华南一位公开发行基金行业人士告诉编辑,公开发行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是显而易见的。随着行业逐渐向指数方向发展,主要公开发行在ETF(交易开放式指数基金)领域具有更大的先发优势。在渠道、营销和费率方面,中小型基金公司比大型基金公司更难竞争。因此,如果中小型基金想要取得突破,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探索一条特色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股东对基金公司的支持至关重要。如果上海证券成为前海联合基金的最大股东,它可能会改变前海联合基金的发展现状。毕竟,证券公司具有自营、资产管理等资源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基金公司提供销售支持,可以促进中小型基金的扩张。”上述人士说。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