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刘俊伶
最近,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发布了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生态建设。a股市场的机器人行业继续受到基金的追捧,表现活跃。
1 具体机器人“出圈” 重庆抢占赛道
为了更高质量地促进机器人和智能设备行业的发展,重庆机器人与智能设备联合会于2月26日举行了“20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产业金融会议和重庆机器人与智能设备产业联合会年会”。会议支持单位包括赛利斯、长安汽车和重庆建筑业。会议举行了交通银行100亿信贷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智能机器人专家委员会揭幕仪式、智能机器人专家委员会委员任书颁发仪式。
近年来,重庆继续在政策层面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发布《重庆“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指出2027年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智能建设等领域,推动产业规模超过800亿元。此外,2024年底发布了《重庆市支持具体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目前,首批“挂牌”项目已经启动,涵盖了技术研究和场景开放的方向。
据了解,目前重庆有300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2024年,重庆机器人与智能设备行业取得优质发展成果,企业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投融资与产业发展同步增长。
2 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布
自2024年以来,中国各地都出台了上海、安徽、杭州、山东等相应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从政策内容来看,机器人产业政策主要包括技术研究、财务支持、扩大应用场景、制定地方标准等方面。
在技术研究方面,许多地方的政策都提到,核心部件传感器和减速器被列为技术突破的重点,并加快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集成和发展。在财政支持方面,许多地方设立了工业基金,如上海人工智能和个人机器人工业基金,深圳将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业基金。在扩大应用场景方面,许多地方建立了“机器人应用场景清单”,加快场景供需匹配,帮助企业开发产品,实施生产。在制定地方标准方面,深圳、重庆等地方成立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上市公司21家、17家、16家、10家,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软硬件的不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加快,2025年Optimus计划进入大规模生产,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许多人形机器人制造商计划开始销售,人形机器人迎来大规模生产的第一年,产业链值得期待。
3 2月以来,机器人概念股大幅上涨
今年以来,机器人板块市场热度大幅上升。春节过后,机器人概念股普遍大幅上涨,平均涨幅达到27.12%,新时达、中大力德、固高科技等10只股票累计涨幅超过50%。
新时达的累计增长率最高,达到89.74%。该公司此前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表示,该公司的机器人产品主要分为多关节机器人、众兴SCARA机器人、半导体机器人和其他类别。从2020年到2023年,众兴SCARA机器人的出货量在中国排名第二,在世界排名第四。半导体机器人是公司孵化的业务。它已应用于晶圆厂生产模拟芯片、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和LED芯片。
自今年年初以来,机器人概念股受到了机构的高度关注,13只股票获得了10多家机构的研究。汇川技术、丰力智能、奥比中光-UW机构的研究人员分别为485、237和147。
在接受调查时,汇川技术表示,该公司可以使用PLC、包装驱动、工业机器人、精密机械等产品,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基本需求。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公司正在积极开发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部件产品,如电机、驱动和执行模块。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