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一纸批复,撬动长三角基建市场新格局。
2025年5月26日晚,龙元建设(600491.SH)发布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正式获中国证监会同意。这场始于2023年的资本运作,在杭交投入主、上交所审核通过后迎来最终落子,标志着这家老牌建筑企业正式迈入"国资赋能+市场化运作"的双轮驱动新时代。
定增落锤:国资控股版图成型,信用背书撬动九百亿市场
根据定增方案,本次发行完成后,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杭交投”)持股比例将升至29.51%,杭州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此前,杭交投已通过协议转让获得8.40%股权,历经反垄断审查、股东大会决议、上交所问询等重重关卡,最终在2025年4月8日通过上交所审核,5月26日获证监会批复,此场战略重组终要临近收官。
国资入主带来的首重红利是信用重构。 "建筑企业融资成本每降低100个基点,相当于释放2.16亿利润空间。"方正证券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指出,定增募资18.46亿元到位后,资金链压力将进一步缓解。
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资源导入。据方正证券研报,杭交投坐拥杭州高速公路资产总里程898公里,年运维市场规模达3.6亿元,其承建的杭州西站枢纽、城市快速路网等重点项目,为龙元建设打开区域市场准入通道。仅2024年12月,公司就连续中标杭州西站枢纽振华西路道路工程II标段、杭州市西站枢纽双铁上盖区域北疏解通道工程(一期)Ⅱ标段、青龙路道路工程等三个标段,合同金额合计4.24亿元,印证了业务协同效应的加速释放。
扭亏在即:财务重构开启价值重估,PPP资产迎来化债东风
在行业寒冬中,龙元建设展现出罕见的修复能力。2024年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6.63亿元,较2023年13.11亿元亏损大幅减亏。并且2025年一季报显示,龙元建设归母净利润已经转正达到1.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37.49%,释放出触底反弹的积极信号。
财务改善的深层逻辑在于"加减法"并举。 方正证券指出国资入股后,公司期间费用缩减、融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叠加定增带来的18.46亿元资金注入,将加速公司现金流修复,推动2025年扭亏为盈。此外,公司账面PPP资产约340亿元,已计提减值损失超8亿元(截至2024年中)。随着地方政府化债专项债发行提速(2025年初至3月8日发行额过万亿),政府兑付能力增强,PPP项目减值风险显著降低,公司资产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战略升维:中标超10亿撬动区域突破,三驾马车驱动城市服务商新增长
在杭交投的赋能下,龙元建设正重构业务版图:建筑总包板块聚焦"最市场化国企"定位,2024年杭州市场中标5个项目,总金额达10.83亿元,标志着与杭交投战略合作在市场业务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基建投资板块实施"轻重结合"策略,既参与传统基建项目,又布局低碳园区、智慧交通等新基建领域;绿色建筑板块依托440余项专利技术,推进宣城钢结构基地的建设及投产,依托专业能力和业绩,持续加大在钢结构领域的市场拓展,聚焦重点客户,深耕杭州市场资源。
三驾马车中,以建筑总包板块为例,面对行业持续下行的压力,公司积极应对挑战,2024全年建筑总包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01亿元。尽管全年新接订单量受客观因素影响尚未恢复,但杭州市场开拓成效显著,10.83亿元的成绩不仅验证了区域战略的有效性,更标志着与杭交投在市场端形成实质性协同——通过承接杭州西站枢纽系列工程,公司首次切入杭州重大交通枢纽建设领域,为后续参与杭交投主导的智慧交通、城市更新项目奠定基础。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定增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杭州市国资旗下唯一综合性建设类上市平台。进一步加大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领域的投入力度,聚焦做强建筑工程总承包及绿色建筑等核心主业,围绕“三位一体”发展目标,扎根杭州、立足浙江,兼顾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区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公司将借助杭交投在区域城市开发和高铁新城建设中强大的项目带动效应,以及杭州市国资旗下唯一综合性建筑类上市平台的丰富资源优势,立志将自身打造成为行业龙头、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城市综合服务商。
估值重构:PB修复叠加成长溢价,机构看高至2026年9亿净利
方正证券最新研报给出乐观预测: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96.7亿、110亿、161.5亿,净利润有望在2025年转正,2026年冲刺9.41亿元。
"龙元建设的转型路径具有标杆意义。"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在基建投资增速换挡期,公司通过国资赋能实现"融资能力提升+业务资源导入+财务成本下降"的三重跃升,其市场化改革经验值得行业关注。随着定增落地,这家老牌建筑企业正以全新姿态,驶向长三角基建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