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正式发布2024年度报告,系统呈现了基金会在公益领域的扎实行动与创新实践。报告不仅反映出基金会在项目运营上的高效透明,也彰显了其作为公益生态平台,有效联结政府、企业、捐赠人、志愿者与受助群体的桥梁作用。宜信公益始终坚持以专业与创新为驱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推动公益事业持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公益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救助制度和兜底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等慈善活动参与者,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医助学、生态保护、灾害救助等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赵玫女士表示,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多元协作推动资源链接与财富分配,实现物质、精神与能力并重的公益。
过去五年,基金会累计公益支出达760万元,覆盖27个省市,受益人数超过10万人。展望未来,基金会将继续以专业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AI赋能教育、科技助农和文化振兴等领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始终以“未来乡村,美好家园”为使命,聚焦乡村教育、文化与健康领域。过去五年间,基金会通过“苔花校园”项目促进教育公平,借力“未来乡村”项目驱动产业与经济升级,并依托“保贝计划”构建儿童健康防护体系。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累计惠及超过10万人。
教育是国之根本,是强国富民的基石。作为基金会的旗舰项目之一,“苔花校园”通过校园建设、课程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活动等多维度的支持,建立软硬件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基金会还为乡村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苔花校园”改善的不仅仅是校园硬件条件,也考虑到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帮助乡村儿童获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机会,为未来乡村发展赋能。
除了“苔花校园”项目外,基金会还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公益项目,致力于全方位推动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乡村”项目聚焦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支持创业带头人培养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例如,项目通过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收入来源。
“保贝计划”致力于构建乡村儿童全方位健康防护网,核心是提供重大疾病保险与心理健康支持。自2014年启动,已累计为4万名儿童提供超26亿元保障。项目持续拓展,于2022年升级并开展50场家庭财务工作坊,2024年联合发布《心智障碍家庭金融健康成长研究报告》。
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用专业践行责任。宜信坚信,每一份善意的汇聚都能点亮希望,每一次行动的坚持都将催生改变,用科技传递温度,以行动书写未来,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温暖、美好的社会贡献坚实力量。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大众商报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