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业领域的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传统水产养殖业长期受困于投资门槛高、收益不透明、散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升级的步伐。牧笛川梭农业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牧笛川梭”)创新性地构建了中台技术,通过实时数据共享与全流程管控,成功将“零经验参与高科技水产养殖”变为现实,构建了“政府+养殖户+合伙人+牧笛川梭”的四方联营模式。这不仅有效破解了水产投资的信任障碍,更有力推动了渔业现代化转型,实现了多方共赢的生态格局。
打破水产投资的信息壁垒
过去,投资渔业项目通常需要频繁进行实地考察,这不仅导致差旅费用高昂,还使得时间成本居高不下。尽管有意投资,但池塘内鱼的数量、水质状况以及成本的具体流向,始终难以准确掌握。这成为传统水产投资领域普遍面临的难题。而牧笛川梭所搭建的数字化中央控制台却改变了这一局面。
启动系统界面后,42项关键指标实时呈现,包括投苗量、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饲料消耗等数据,一目了然且实时更新,全面覆盖养殖与财务报表。如今,借助中台远程管控系统,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合伙人可远程监控项目全流程,实现“养殖在塘里,数据在云端”的可视化管理。
构建稳定可预期的收益体系
过去依靠直觉进行喂料,要么导致剩料污染水质,要么饲料不足影响生长。数字中台的核心价值不仅体现在信息的透明化,更在于通过与智能养殖系统的紧密联动,有效保障了收益。借助智能温控、水中芯片、水质调控以及精准投喂等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标准化育苗。
通过精准养殖模式,牧笛川梭已成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尾水回用率达到85%,单位面积碳排放降低40%,饲料利用率提升20%,同时疾病发生率下降30%。这些技术赋能将直接转化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结合牧笛川梭自主研发的冷链系统,新鲜水产品可从塘头直接送达餐桌,有效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
牧笛川梭的成功并非单纯依赖资金投入,而是通过运用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创造增量价值。政府则通过项目落地来推动渔业产业升级,这种基于效率提升的收益分配模式,实现了多方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牧笛川梭构建的合作网络里,已有超过200家养殖户与500余名合伙人携手加入,业务版图已延伸至华中、华南、西南市场,数字中台的辐射效应正在持续扩大。
牧笛川梭用实践证明,科技不仅能提升渔业生产效率,更能通过数据透明化解决渔业产业化中的信任痛点。这种以数字中台为核心的模式,将分散的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有效整合,既保留了渔业的民生属性,又注入了科技的高效基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产业支撑。
随着科技打破信息壁垒、透明度提升投资信任、效率催生增量价值,农业已不再仅仅是“靠天吃饭”的传统行业,而逐步蜕变成为兼具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现代化产业。牧笛川梭的积极探索,不仅为水产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崭新思路,更生动展现了科技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蓬勃生命力。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