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作为浙江工业长子,杭钢集团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从“黑金刚”到“绿巨人”的转型。近日,浙江日报再次走进杭钢,探访其绿色发展的最新实践。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推出《探寻“两山”理念的国企实践·追新逐“绿”看杭钢》新媒体系列报道,从一企实践看浙江的绿色答卷。敬请垂注!
盛夏时节,杭州城北,半山脚下,铁水的炽热早已被数字的跃动取代——
20年前,这里钢花四溅、机器轰鸣,从杭钢各车间出产的钢材沿着大运河,运往全省、全国的项目建设现场;
如今,从这里走向全省、全国的产品,是看不见的算力支撑、数据运营服务,以及高端算力装备。
2015年,半山钢铁基地关停后,杭钢从“数字基建”起步切入数字科技新赛道,开启从“炼铁成钢”向“炼数成金”的绿色转型。
数字杭钢如何逐“绿”而行?
把能效做到极致
走进杭钢原紫金棒材厂,旧貌换新颜:高耸的烟囱依然保留,但老厂房已变身数据中心。这里是杭钢数字科技产业起步的地方——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
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 图自杭钢集团
2024年,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东区)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进入数据中心内部,一个个机柜上,服务器的红绿小灯不停闪烁。
这个数据中心,为什么能成为国家级?答案“藏”在能源利用效率里。
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也是“耗电大户”。据统计,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48,预估耗电量为3600至3700亿度,同比增长12%。低碳节能、绿色化是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算力,还包括能源利用效率等,其中一个核心指标就是PUE。”杭州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马哲毅解释道,PUE是数据中心总能耗与服务器能耗的比值。比值越接近于1,就说明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评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对PUE值有非常高的要求,要求低于1.3。“区别于传统数据中心,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东区)的PUE值满足了评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马哲毅说。
除了PUE值,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也是评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在数据中心屋顶、园区辅助建筑屋顶建设了分布式光伏系统,达成清洁能源自产自销,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70%。”马哲毅说。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算力需求的激增,对杭钢的云计算产业提出了更高、更“绿”的要求。当一个个机柜里的服务器光点闪烁,照亮的不仅是杭钢产业报国的初心,更是中国新型工业化征程中的绿色转型路径。
节能是最大降碳
“双碳”背景下,国内的数据中心已从过去的拼投资、拼扩容,向拼效率、拼绿色转变。
作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东区)如何拼“绿”?来到总控中心,大屏幕上,数据机房、电力机房等画面实时显示;同步实时显示的,还有机房里的PUE值。
“数据中心重在日常的运营和维护。从一开始,我们就构建了能源管理体系,而总控中心正是体系里的一部分。”马哲毅说,除了实时掌控PUE值外,数据中心还定期开展能源消耗数据分析和评估,以机房历史纵向及相互间数据横向对比,深挖节能空间——节能就是最大的降碳。
比如,利用夏季温度高的特点,数据中心会“因时制宜”,合理切换柴油发电机系统的加热技术,减少电能输出;优化数据中心备份电源运行模式,每年可节约275万度电。
走进1-2数据机房,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机柜进风口和出风口温度均能保持在25℃。这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数据中心积极创新节能低碳技术,以1-2数据机房的140个机柜为试点,探索热管背板空调技术。
“与传统空调降温方式不同,我们在机柜的背面安装‘空调’。”现场工作人员解释道,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利用低耗能的方式尽最大可能提取空气中的冷源给服务器降温,既消除了局部热点的困扰,也进一步提升了机房的利用率。
据测算显示,该试点机房局部PUE值已降至1.2,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措并举下,杭钢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满负荷情况下一年能节约1亿度电。在拼“绿”上,杭钢还有着更大的决心。
“未来,我们将探索液冷技术应用,突破散热极限,降低数据中心PUE值;同时,探索AI智能管控动态调整制冷系统,尽可能减少能耗浪费。”杭州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注入绿色新动能
当下的中国正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炼铁成钢”到“炼数成金”,杭钢不仅有产业发展的考量,也有勇担社会责任的国企担当。
“我们不仅要让绿色成为杭钢发展的底色,更要通过杭钢的绿色发展为省域绿色生态发展赋能,在国家战略和省域行动中作出更多的贡献。”杭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建成说。
勇担社会责任,数字杭钢正积极赋能各行各业节能降碳——基于通用算力,建设“健康云”“国资云”等云基础设施,不仅节省资金投入,更能有效降低行业能源损耗。
比如,杭钢建设了浙江“健康云”——面向全省卫生健康行业的公共服务云,是浙江省“健康大脑”的数字基础设施。“健康云”的投入运营,不仅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还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数字化建设成本。
浙江省健康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健康云”通过共享高性能算力与医疗大数据服务,帮助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30%,研发成本降低40%。这些降本增效的背后,都是降碳。
除了飘在空中的“云”,在丽水市,还有一张看不见的“网”。虽然无形,但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是由杭钢下属浙江省环保集团建设的全市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可对空气、水、土壤、噪音等各项指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发布,为丽水市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提供重要支撑。
这张“网”为丽水GEP核算、打通“两山”转化渠道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进一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丽水市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
目光投向金华市浦江县,杭钢集团下属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水生态健康在线”系统,不仅全方位全周期监测水生态状况,形成水生态问题处置闭环,还在水生态修复上发挥作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训练出一位“AI修复专家”,为河道“把脉问诊”。
作为浙江工业长子,杭钢集团正以“数”探转型路,产业逐“绿”行。
来源转载于潮新闻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