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组联合鉴定确认为周王室礼器 祈望古董文物与数字资产之融合在港加快步伐
无链现场纪实
2025 年 11 月 11 日下午 ,一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事“周王九鼎重现香江 ”鉴定发布会于香港铜锣湾金朝阳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光彩事业基金有限
公司主办, 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四家知名机构协办 ,汇聚了海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 、
收藏家及媒体代表 ,共同见证象征华夏王权与礼乐文明的周代青铜九鼎经权威鉴定后震撼面世 。

跨越三千年的历史回响
下午二时许 ,在全场嘉宾的期待中 ,九鼎的当代守护人 、香港著名收藏家萧圣宽先生与广东电脑商会执行会长庄济勇先生共同为九鼎揭幕 。这套大小不一 ,依序排列的九个四足方形列鼎旋即成为全场焦点。
据萧圣宽先生介绍 ,此套九鼎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辗转流落至香港, 自 90 年代初由他珍藏守护至今 。鼎身刻有“周王宫都 ”等铭文 ,为九鼎的身世增添了神秘色彩。
科学鉴定与权威论证
为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与严谨 ,知名专家黄伟刚先生现场使用 QRS 量子谱仪 , 对九鼎及其他对比样本进行了现场检测 。通过对金属成分 、年代谱系的精准分析 ,现场仪器检测数据表明该组青铜鼎迄今已有 3051 年的历史 。他的检测和九鼎铭文的考证和洛阳鼎交叉比对结果完全符合。
作为对照 ,展示了对多种其他藏品的检测 ,在一幅画上可以对材质 、画色和印章分别测试出不同年代,从而判断真伪 ,十分令人称奇。
著名古文字与金文专家王德埙教授对 24 个铭文进行了深入考证 ,从文字形态与内容上论证了其与周代王室的内在关联 。著名历史学家与人类史专家杜钢建教授则从文明史角度阐述了九鼎作为“天命所归 ”与“礼制核心 ”的至高象征意义 ,并充分论证其为“周成王鼎 ”,是首次发现的成套的周王九鼎。
作为大湾区唯一具备司法鉴定资质的专家 ,孙欣教授综合各方证据,代表专家组发表了结论性意见。

正月既望甲午王周師量宮格萬年寶用

周王宮都子孫寶用
本论证会从礼制 、铭文 、工艺和仪器检测方面实现论证闭环 。最终 ,经专家组内部讨论并一致通过, 中国收藏家协会严昌雄副会长现场宣布了鉴定结论:“专家组一致认为 ,此套青铜列鼎为距今约三千年的周代王室祭祀用礼器 ,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 、艺术与文化遗产价值 。 ”严会长随后将签署完毕的周王九鼎专家鉴定书郑重交付于守护人萧圣宽先生。

3000 年铜锈(500倍显微镜)
文化传承与数字创新
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文物鉴定 ,更是一次关于文化遗产未来发展的探索 。在活动的后半程 ,议题延伸至 Web3.0 与数字金融领域。
Web3 领域的投资界代表方旭初先生发表了古董和艺术品应如何在真实世界资产数据化的革命中与金融创新结合的演讲 。该项目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 ,将文物不可分割的实物价值转化为可流通的数字权益 ,让更多公众有机会参与守护与分享国宝增值 ,为文化遗产的活化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周王九鼎在香江重现 ,实为一次考古与收藏界的重大发现 。预示香港在融合传统文化与创新金融的领域即将出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