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节假日的车轮开始转动,全国路网迎来一场节假日出行“大考”。
国庆前日,大雨滂沱,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梅村服务区内,渐涌的车流中,一场以“能建力量·时代担当”为主题的国庆绿色出行移动充电保障行动在此启动——30台名为“源力侠”的移动储充车在雨中整齐列队,如一支整装待发的“能源哨兵”,正迎接节假日充电高峰的挑战。
在这场行动背后,是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能建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以“雨中坚守”所诠释的央企担当。中国能建不仅凭借技术创新实现突破,更以此为战略支点,推动能源革命与交通出行的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履行社会责任,悄然重塑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知和信心。
面对出行“考题”,中国能建以“动静结合”践行央企担当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截至2024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到2030年有望达到8000万辆。随着近些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飞速提升,节假日出行除了关注“堵不堵”,更增添了“充不充得上电”的现实焦虑。服务区内有限的固定充电桩,在出行高峰面前显然捉襟见肘。
“充电难”不仅影响用户出行体验,更关乎国家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推进成效。在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交通领域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配套设施的完善,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
因此,打通节假日充电“堵点”,不仅是一项技术服务课题,更是衡量社会治理与能源转型成效的重要标尺。
面对这道“考题”,中国能建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通过可移动、可调度的储能充电资源,精准应对高峰时段的充电需求,为固定充电网络的优化布局与电网扩容争取宝贵时间,构建起一张“动静结合、柔性互补”的新生态。
技术破局,“源力侠”以智慧能源服务国家战略
在梅村服务区的启动仪式上,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庆丰表示:“作为能源电力建设的‘国家队’,我们胸怀‘国之大者’,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保障民生。”
依托深厚技术和资源积累,中国能建此次将业务延伸至“交通+能源”融合的赛道,探索出移动储充的新路径。
启动仪式上的30台“源力侠”,是当日绝对的“明星”,它们快速填补现有充电设施的临时性缺口,更为长期基础建设提供了战略缓冲。
这些硬核“科技力”的背后,是中国能建从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者”向现代能源服务体系“运营者”和“生态构建者”的升级,体现了其作为央企的前瞻布局。这种以科技为纽带、将新能源供给与民生需求紧密相连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央企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为绿色出行生态的完善注入“能建力量”。
立足民生服务长远,助力绿色出行生态构建
在此次国庆保障行动中,中国能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冲锋在前,他们以专业的技能和饱满的热情,为每一位出行用户排忧解难。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民生服务实践,更是在党建引领下,央企作为国家战略践行者的生动缩影,其意义远超一次15天的节假日保障。
可以预见,移动充电保障服务的推广应用,将有效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增强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信心。尤其在出行高峰期间,“充电无忧”的体验,将为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夯实“基础设施信心”,从而降低公众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进而推动交通领域能源结构转型。
这正是“双碳”战略在民生场景中最生动的实践——当央企主动走出实验室、走进服务区,以科技手段解决老百姓的难题,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绿色出行”的政策概念,真正变成可感知、可信任的生活体验。
风雨中启程的30台“源力侠”,仅仅是一个开始,它们承载着央企服务国家战略、守护百姓出行的使命,以科技之力为绿色出行保驾护航。随着技术持续迭代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移动充电网络有望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运营。它们或许不再只是节假日的“应急哨兵”,而将更多融入日常城市能源体系,成为常态化、网络化的民生服务力量。
“能建力量、时代担当”,这支“国家队”将继续坚守初心,让绿色出行的每一个脚步都踏实而坚定,让绿色发展的宏图伟业在与民同行中落地生根。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大众商报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